徐庶平複了一下急切的心情,整了整衣冠,沿著斜坡提杖而上,趙雲尾隨其後,故作憨態,亦步亦趨。
銅雀台,前世曹操消滅袁氏兄弟之後,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荀攸言昔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於是決意建銅雀台於漳水之上,以彰顯自己平定四海之功。銅雀台在曹操心中意義頗重,曹操再世為人,又怎能忘懷。遂選了一處高坡命名為銅雀台,用以宴請賓客,舉辦盛典之用,此高坡在魏營西門北側,貼著四方天的北邊界。
徐庶趙雲上得坡來,但見前方紅光衝天,篝火之上架著幾隻全羊,正呲呲作響,一股子香味愈發濃烈,篝火周圍圍繞著一圈長條矮桌,桌後的人們席地而坐,正舉杯暢飲,談笑正歡,趙雲再仔細察看,那篝火的背後,有一桌隻端坐了一人,此人儀表堂堂,正手握海碗,大口灌酒,喝罷,把碗往桌子上一放,與旁邊之人高談闊論,那架勢猶如林中猛虎,又如飛天蒼龍,氣場強大,趙雲心裏猜測,此人應該就是曹操了吧。
徐庶緊走幾步,來到桌圍的缺口處,朗聲唱道:哈哈,我道怎麼在大營之中,未見主公及各位,原來,諸位都在此處瀟灑呢。
那一圈人這才轉過頭來,看向場外,其中一人見著了徐庶,臉色頓時一沉,手中海碗往桌上一扔,嘴裏恨恨地低聲說了句:哼,敗興,有好吃好喝了,這貨就立刻出現了,昨日才走,今日就又來了。
旁邊之人趕緊製止道:勿要大聲,主公素來好客,你這一囔,主公聽了去,勢必要不高興的。
那人便不作聲,端起酒碗,狠狠地喝了一口,這勸誡之人,趕緊端上兩個酒碗,舉步來到徐庶麵前,麵露喜色,說道:啊呀,我倒這銅雀台今天咋跟往日不一樣呢,夜已漸黑,卻有喜鵲呱噪,原來是貴客再次臨門,來來,與我喝上一碗。
趙雲站在後麵,隻見此人,眉清目秀,一頭披肩棕發,白底藍花抹額,眼神清澈,鼻秀嘴小,身穿白底藍花文士服,肩上冰藍護肩,手戴冰藍護腕,腿著藍底白花開腿褲,腳上一雙黑布鞋,後麵一件純白大披風,風一吹衣決飄飄,透出一股超脫凡塵的儒士風範。
徐庶見此人朝自己走了過來,趕忙拱手敬禮道:過獎,過獎,奉孝,別來無恙,老夫今次特來,有要事奏與主公。
趙雲眉頭一皺,細細思索開來,奉孝是何許人也?啊,突然腦海開竅,記起來了,原來此人便是郭嘉,郭奉孝,沒想到他也重生了啊。
郭嘉哈哈一笑:元直,你哪次來,不是有要事呢?要事等會再說,先喝這一碗。
徐庶連忙推辭道:不能,不能,待我見過主公,稟明要事了,再來跟你喝也不遲。
郭嘉仍是不準,攔住徐庶去路,道:這是主公今天立的規矩,必須喝完,才能見主公,否則主公絕對不會見你。
徐庶見郭嘉執意如此,眼光也瞅了下遠桌的曹操,見曹操麵含微笑,並不言語,遂明其意,雙手接過郭嘉的酒碗,一口氣喝了個底朝天:痛快,哈哈,多謝奉孝美酒。
郭嘉接下酒碗,看見徐庶身後跟了個漢子,問道:元直,此是何人啊,怎之前未曾見過?
徐庶忙說道:哦,此人乃我昨日路上收留的一個***腦子有點問題,我見他可憐,卻又有股子蠻力,便收留了他,問他姓名,他自己不知,我便喚他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