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大早,徐庶收拾妥當,牽上老馬準備折身重返魏國,劉備,諸葛,龐統及趙雲在轅門口相送,徐庶換了身衣裳,馬背上卻駝了一個大包裹。
劉備見了,問道:“元直,以往去那邊,你總是輕裝簡行,為何此次要帶上行李?”
徐庶說道:“主公,此事需慢慢來圖,我料想必是個長久戰,所以備了些許衣物,我定要把這事給辦好,不辜負主公的厚望。”
龐統在旁說道:“元直,此去務必以國事為重,務必先要促成和談之事,不知幾時能有答複?”
徐庶道:“士元,雖說促成和談絕非易事,但我必定盡力而為,磨破我這張老嘴,也在所不惜,一旦確定時間,我即刻派人飛馬來報信,絕不耽擱。”
說完,翻身上馬,回身施禮,便急拍馬背,朝魏營疾馳而去,空留下四人在那轅門之下翹首以盼。
待那徐庶身影逐漸模糊,劉備垂下頭來,低聲嘟囔道:“以往每次出門都是慢騰騰的,今次怎麼這麼著急,我回籠覺都還沒睡足呢。”
趙雲在旁說道:“主公,徐先生可能辦事心切,故匆匆而去吧。”
劉備便也無話,四人也折轉了身子,朝大營內走了去。
徐庶一路風塵仆仆,騎著馬飛奔到魏營,已經是傍晚時分,來到魏營轅門之下,翻身下馬,改騎行為步行,找了一處帳篷,卻又把曹操改過的那身行頭穿了出來,卸下包裹,叫士兵把馬牽到馬廄裏去,也不問曹操身在何處,腳步疾行,往那銅雀台方向而去。
遠遠的便瞅見一群人在那銅雀台上圍桌而坐,準備點燃篝火。主座之上端坐著曹操,旁邊則坐著哪位婀娜多姿的小珍。
眾人皆都遠遠地盯著小珍的一顰一笑,曹操側著身子,麵朝小珍,似乎在高談闊論,人群之中時不時地爆發出歡聲笑語。
徐庶趨步向前,來到曹操麵前,先是給曹操行禮,然後又跟小珍行了禮,便準備落座於小珍旁邊。
被那一群人見著了,各個吹胡子瞪眼睛,典韋怒氣更甚,剛開口喊道:“那糟老頭……”
卻又突然一頓,瞥了一眼小珍,趕緊改口,雙手一拱,朝徐庶施禮道:“徐先生,此處有空位,還請先生移步來此落座。”
眾人也高聲附和:“還請先生去那處落座。”
徐庶心裏那個氣啊,但又不好惹了眾怒,便心不甘情不願地朝典韋身旁走了過去。一屁股坐了下來,
席間眾人頻頻舉杯與,談笑風生,卻無一不是恭維小珍,阿諛奉承,連那曹操概莫能外。
宴席散罷,眾人把小珍送入帳篷之中,便依依不舍地走下了銅雀台,曹操急忙趨步上前,拉著徐庶的手,喊著眾人到大帳去議事。
來到大帳之內,還未坐定,曹操便急急問道:“元直,和談之事進展如何?那劉玄德又是怎般說辭?”
徐庶定了定神,瞅了眼一臉焦急的曹操,心裏靈機一動,拉下個苦瓜臉,歎了口氣,說道:“哎,主公,此事待我慢慢講來。”
說罷,他尋了個椅子坐了下來,自己提了個茶壺,斟了一杯茶,喝了起來。直把那曹操急的抓耳撓腮,複又問道:“到底如何了?”
徐庶把抿了一口茶,說道:“主公,此事實在不易啊,我回到蜀營,探查得知,原是那諸葛亮搞的鬼,他仗著自己胸有謀略,飽讀兵書,手癢難耐,這不就慫恿了劉主公,欲要滅了魏國,統一這天下,所以前幾日才勤加練兵,等待時機發動進攻啊。
曹操聞言,大吃一驚,問道:“啊,原來是那諸葛孔明搞鬼,那劉玄德是何心思?”
徐庶又道:“諸葛亮巧舌如簧,已令劉主公神魂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