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黃沙葬英傑,青崖墜紅顏(2 / 3)

大殿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文武百官兩邊排列。龍座之上,身披龍袍的天子不怒自威,一身浩然正氣。

而大殿內,江湖中的幾個名門正派的代表早已麵過聖上,站在殿側,隨後才是玲瓏到場,攜來殿內乃至天子都驚呼傾城之美,行麵君之禮後,邊站在了與丞相等同的位置。這是青崖門在天龍疆土的特殊性,也是天子親允才會如此。而最後便是遲來的鎮邊王帶著他,走上金鑾寶殿。在進殿的那一刻,他和她的眼神,就在刹那間,對視在了一起。

雖然彼此心中大驚,但又何嚐不是大喜。因為沒想到在這金鑾寶殿上,竟能彼此相見。但,這畢竟不是山間古亭,不能隨性。所以隻能在彼此眼神交織的那一刻,看見對方安好,便已足夠。

也正是因為這一天,天子聽鎮邊王對他的推舉,為他的事跡而感天龍王朝又他這般年輕小將定是國之興旺,便破格親封為鎮關大將軍,隨鎮邊王共同治理邊關。

雖是喜事,但對兩個人的心裏,卻是一陣無奈,因為此一去,便不知能何時,再度歸來。

隻是大殿之上,不敢有他心麵露。甚至天子設下的宴會之上,因各種瑣事,兩人也隻是互相看著彼此而已,沒有多言。

隻是宴會散去,眾人分別時。他們才有機會說一說話。

但五年過去,他們不再是懵懂時期,自然明白各自的身份與場合。

所以,他為了她的道,隻有見麵以禮相向,以三步為距,縱使心如刀絞,五味陳雜,麵上也依舊帶著暖陽笑容,抱拳拱手,叫一聲,玲瓏姑娘再見。他清楚,她的身份,隻能讓他這麼叫。

而她也是如此,縱使心徹寒骨,也隻能飄飄欠身,微微點頭回一句,龍將軍再見。

誰曾想,這一別,竟不知何年何月。

仿若自那時宴會分別,就已經定下天各一方的命運。

他們都想過掙脫束縛,都想過放下身邊一切。可他們做不到。他心中還係著邊關百姓,係著國家安穩,更重要的,是她不能離開青崖門,因為除了青崖門,她在這個世上,就沒有了居所,而他最不願看到的,就是如此,不能為了他而讓她成為一介凡人。

而她心中,亦是有如此相同的想法,默默支持他,不做他心中的累贅,更重要的,是她不能讓他為了她而解甲歸田,讓他留有遺憾。

情,說是簡單,但對兩個人來說,情字之難,又豈是他人能懂。

那時候,他們彼此心中許下了諾言與約定。

他唯她不娶,她唯他不嫁。也隻有埋在心裏的誓言,才會讓兩人,一直,都是單形影隻,獨望天邊。

那時候,他二十六歲,她,二十五歲。

又是一輪五年,五年的他,早已過三十,功績蓋世,又被親封鎮國大將,同老王爺,常年固守邊疆。

而她,五年內閉門不出,苦心修行,老掌門為求修道極致之法,欲雲遊天下,不再過問門內之事,但門中不可不有掌門,因此便決定退下掌門位置,而她也理所應當,成為了新一任的青崖門掌門。

那時候,他三十一,她才剛剛三十。

對於凡人來說,他們早已中年,但對修士來說,三十,太過年輕。

因此,青崖門內,便有了不同的聲音。老掌門的離去,更是讓反對的的一方將青崖門分成了兩股勢力。然而門內支持她接任掌門的,隻有少數,勢力單薄的他們,在那雷雨交加的夜晚,經曆了一場血與淚的洗禮。

支持她的人都已死在山門內,而她也隻是被勉強被保護著送到了山外,但慌不擇路,後又有追兵,一路下來,才發覺,逃到了的青崖山頂。

腳下深邃懸崖。

望著天上青雷滾滾,狂風怒嘯,暴雨洗刷大地。

她望著蒼穹,望著邊關的方向,不禁潸然淚下,心中無奈雖有天意作緣,地願庇佑,奈何不隨人願,奈何命運該然。這天如此異樣,怕不是也因為他們二人無法走到一起,而產生的悲哀吧。

“龍,人間六十年的輪回,在輪回裏卻是六百年的磨難與孤寂,這對你我來說,是否太漫長了?隻是願那時,你我能共同走出輪回,隻是尋常百姓,隻有尋常凡人之媒,有天地庇佑,有今生未有的定情信物,能有一個白頭偕老的結局”她輕輕的一句話,在眼淚流不出來的時候,縱深一躍,跳下青崖。

而另一邊的沙場上。那倒下的身體,望著陰沉的天空,磅礴大雨滴落在那毫無知覺的臉上。

漸漸的,他的視線模糊,心裏隻剩一個願望。

願來世,你我能永遠,永遠,在一起。

那一天,青崖門劇變,天龍王朝亦是如此,新皇登基,卻與前代背道而馳,新皇無道,不修朝政,邊疆外界敵寇大軍又開始侵犯,軍中統帥正是十年前那個許下退敗許下誓言的將軍。也正如同他所說,自此以後,朝內再無人傑,敵寇攻克邊疆,欲有直攻首都之勢。天下忽然變得動蕩不安,局勢混亂,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天下雖梟雄輩出,卻不再有一統八荒,禦天下之大局者。

自此在歲月長河中,又添上了一筆混亂的顏色。

六十年後,山林間清貧大雨,一村落內的尋常人家裏,用茅草與青木搭建的簡陋小屋,縫隙的門內,殘燈照影,屋內突然傳來嬰兒降生的哭啼聲。

而門外卻站著一個人影,當聽到門內的哭啼聲時,人影忽然抬起手,敲了敲柴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