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邊的湘陽鎮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李翠萍憑借朦朧的記憶找到間破廟,沿著河邊來到兩棵大榕樹下,大榕樹邊有座大宅,牌匾上書著“李府”。
“吳大哥,是這兒,是這兒!“李翠萍抓住吳天啟的手激動不已,眉飛色舞間不由淚盈於睫:”小時候我經常和我哥在那破廟捉迷藏,在河邊摸魚,在大樹上掏鳥窩。”曆時九年,終於回到魂牽夢縈的家,李翠萍將頭埋在吳天啟胸前啜泣起來!
“是就好!”吳天啟輕拍李翠萍肩膀,軟聲道:“好了!我們進去吧!”
“我······”近鄉情怯!李翠萍心中不由有絲忐忑,躊躇的看著吳天啟,緊緊抓住吳天啟的手,不敢挪動一步!吳天啟軟聲安慰一番:”萍妹,萬事有我!“說著挽著李翠萍香肩微笑著敲開門。
李翠萍雙手緊攥成拳,渾身顫抖,心“怦怦”直跳,幻想著爹娘看到自己會怎樣。
一位年近三十歲的中年男子開門:“公子有何見教?”
“李華!”李翠萍一眼認出中年人,尖聲道。中年人疑問道:“姑娘是......”
“我是李翠萍呀,九年前被人拐賣的李翠萍呀。”李翠萍激動萬分道。
“翠萍小姐?”李華簡直不敢相信,忙請三人進府。看到李華,李翠萍心中輕鬆了不少,笑道:“李華,我爹娘可好?”
李華告之就在李翠萍失蹤半年後夫人鬱鬱而終,一年後老爺也病逝了。李翠萍聽了,心中萬分難過。李華請三人入座奉茶。
李翠萍問:“我大哥呢?”李華道:“公子現在是天英山莊的大弟子,平日不在家,一切有我打理,我這就修書告之公子。”
吳天啟聽到李翠萍的哥哥居然是天英山莊大弟子李漢。不由想起李漢臨別時的怨毒眼神,不想與李漢碰麵,以免李翠萍為難,遂起身告辭。李翠萍自是苦苦挽留。
“萍妹,我答應師父要去尋找鐵笛俠客。我也答應我娘要北上翠雲山尋親。還答應大娘最多兩個月就回去。你既然找到家了,我也放心了,你們在這等我,我速去速回。”
李翠萍吳翠嵐要求同行,吳天啟考慮到翠雲山在北國,在蒙古鐵蹄下,婉拒。
李翠萍知道留不住他,依依不舍相送。來到集市,見有洞簫和竹笛賣,遂買了根洞簫贈送吳天啟:“吳大哥,唯贈此簫一路陪伴,就與我左右相隨。”吳天啟麵有遲疑,他不是不明白她的心意,隻是神女有心,襄王無夢。
“吳大哥,再吹一曲,好嗎?”
吳天啟接過竹簫,緩緩吹起《水調歌頭》。李翠萍含淚輕聲相和,聲音婉轉動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唱到最後,柔情萬種,難舍難分,聲如杜鵑,聲聲泣血。
吳天啟見此默默收簫腰間,抬手想拭去翠萍淚珠。手離翠萍玉麵一寸時便僵住,歎了口氣,默默轉身。
“吳大哥,你一定要回來,我會等你回來。”李翠萍含淚道。
“保重!”吳天啟說著看了吳翠嵐一眼。吳翠嵐上前扶住李翠萍:“大哥,早去早回,我會照顧好未來嫂子的。”
“多嘴!好好保重!”吳天啟飛身上馬策馬而去。
“阿峰,我會等你回來!你一定要早點回來,阿峰!”李翠萍不顧矜持飛跑上前喊道。風聲呼呼,千山回音嫋嫋......
天空湛藍湛藍的,一團輕柔白雲瀟灑飄逸其間。青山綠水碧草地,吳天啟縱馬其間,心情也豁然開朗。
吳天啟見路邊有間茶肆,下馬喝杯茶。見旁邊張桌子坐著一位二十四五體健貌端的青年男子,旁邊是位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俄而,又來了三人,中間位二十來歲的人見到鄰桌兩人趕緊上前抱拳道:“劉少門主,金壇主。幸會!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