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問題:
魚生活在水中,它們在水裏來去自如、浮沉隨意。它靠什麼來調節自己在水中的行動呢?
父母的回答:
魚的肚子裏有一個白色的氣囊,叫鰾。魚通過肌肉的收縮,使鰾變小或脹大。當魚要浮起來時,肌肉放鬆,鰾內充滿了氣體。空氣比水輕,魚受的浮力大,就能浮起來;當魚要下沉時,肌肉收縮,鰾內氣體減少,魚受的浮力隨之減小,魚就沉下去了。
這個道理有點像將空瓶子扔進水裏,空瓶裏滿是氣體,能在水中隨波逐流;若把瓶內灌滿水或泥沙等東西,瓶內缺少足夠的空氣,被扔進水中後由於浮力小,會迅速沉入水中。在鰾的作用下,魚還能夠依據不同深度水域的不同壓力,放出或吸進空氣,以調節身體的密度,達到與周圍水的浮力接近的程度,從而保持在水中停留不動的狀態。
但是魚鰾的這種調節魚體升降的過程是非常緩慢的,因此對於那些快速遊動、升降的魚類來說,鰾的存在反而成了一種障礙。因此快速運動的魚類,如金槍魚、鯊魚等,鰾在進化過程中又退化消失了,它們在水中升降靠體側的肌肉收縮和鰭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