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前往國都長安找到明皇懇求明皇赦免因北伐匈奴失利而入獄的父親沫城。仕女沫兒從南陽郡經過了一百餘天的艱辛跋涉終於來到國都長安。長安城裏食肆林立,人盛煙炊。未曾見過大都市的她,今天可算是開了眼界。
快!快!滾一邊去,前麵有十幾個身著藍色衣服戴盔帽執劍的小吏在道路中間喊道。後麵還有五六個人抬著轎子。轎子裏坐著的正是靖王府裏的那個逛遍長安青樓,性情古怪紈絝怪癖的小王爺韓暮。他正探著頭往轎子外看並一邊用手向外扔著零碎的絲綢和金條,引得正在趕路的老百姓的一陣哄搶。他好像看到了什麼:一位長發飄逸而嫻靜的女子映入了他的眼簾。突然,他大喊一聲:“停轎!停轎!”對著幾個小吏說,快把後麵那位長發飄逸的女子叫來讓爺我仔細端詳端詳……沫兒也好像察覺到什麼了。便急匆匆的躲進了一家客棧裏。
過了一會兒,不知小吏中的誰說了一句,王爺駕到……韓暮一聽,我爹來了,忙命令手下的小吏:快,趕快起轎打道回府。王爺來到了紫菱水榭客棧。應朋友的邀請論敘舊情、飲酒誦詩,雅興盡致。正在這時沫兒突然地闖了進來。王爺身邊的兩位侍從阻擋住了沫兒,嚴厲的嗬斥道:來者何人!沫兒不知道眼前的這位正是靖王府的王爺韓柯。沫兒是一個知書達禮善察世事的姑娘。從眼前的這幾位的裝束中沫兒心裏想道這裏個一定都是當官的人。沫兒回答說,小女子在趕路的途中遇到了一些狀況,冒失地闖入了大人的房間,還望大人饒恕小女子懇請大人容小女子借此一躲禍劫。王爺輕聲地對友人說,這位姑娘容貌端正,言出有禮,像是一位知書達禮的仕女。王爺說:這位姑娘,你看起來像是很是知書達禮,不如你來寫一紙字畫來容得我的寬恕如何?既然大人都這樣說了,那小女子就借此獻醜了。還望大人納涵。沫兒揮筆在宣紙上寫道:達貴珠,貧民斂。王爺仔細一看,書寫筆觸流暢,文采不凡且通曉民情世故。王爺讚歎道沫兒說道,謝王爺誇獎。不過小女子該離開了,多謝大人容留。王爺說,這位姑娘是要前往何處?不如到我的府下做翰林仕女如何?沫兒一聽,大人你是?友人說,這是靖王爺,皇帝的親屬。靖王爺捋了捋胡子微微一笑。請問姑娘,雅名?小女子本名沫兒,自幼喪母,父親因北伐匈奴失利被捕入獄。今獨身一人前往長安為父親討回公道。卻不知路上遇到突發狀況而誤闖入了王爺的房間。沫兒向王爺說了事情的經過。
王爺說,我府上有一個翰林院,正缺少幫手,不知沫兒姑娘意見如何?沫兒說,小女子正想前往長安,今天王爺你又盛情邀請我到府上當幫手,小女子怎能忍心拒絕。
回府的路上,王爺說,我有一個性情頑固的豎子,整日不知好學調戲府上的仕女,還請沫兒姑娘包容則是。沫兒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