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多產詩人董必武“少產作家”毛澤東毛澤東與董必武的詩書往來
董必武:1886—1975年,湖北黃安(今紅安)人。1920年在湖北建立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34年參加二萬五千裏長征。曆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陝甘寧邊區政府代理主席。新中國成立後,長期擔任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職務,在法製建設方麵做出重大貢獻,是我黨的卓越領導人之一。
1,毛澤東讀報有感董必武奉和賦詩 1959年至1960年,國際上反華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毛澤東對國際時事非常關心,一些事情感到很氣憤。這觸動了毛澤東的詩興,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1959年12月,毛澤東賦七律一首《讀報有感》:反蘇憶昔鬧群蛙,喜看今曰大反華。
惡煞腐心興鼓吹,凶神張口吐煙霞。
神州豈止千裏惡,赤縣原藏萬種邪5遍尋全球侵略者,惟餘此處一孤家。I 當時毛澤東的這首詩並沒有發表,如何傳到董老的手中就無從知曉X。董必武認真吟誦了毛澤東的詩句,於1959年12月10日,寫成了《奉和毛主席讀報有感七律一首》:①吳正裕主編《毛澤東詩同全編鑒賞》,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627頁。
垂危階級亂鳴蛙,既反列斯又反華。
,V覆轍欲尋希特勒,來車曾遇卡秋霞。
惡風縱使推千浪,正氣終能懾百邪。
可鄙叛徒多助虐,艦顏求寵作專家。@ 1959年12月,毛澤東又寫了讀報有感續作:托洛茨基到遠東,不和不戰逞英雄。
列寧竟撇頭顱後,葉督該拘大鷲峰。
敢向鄰居試嫂臂,隻緣自己是狂蜂。
人人盡說西方好,獨惜神州出蠢蟲。② 董必武於1960年1月13日又寫成和詩二首,詩前還寫了小序:“前在廣州讀毛主席讀報蛙字韻詩已奉和二律,近讀其繼作,語長心重,感慨萬端,興婉而微,發人深省。再為二長句和之,語拙意淺不像詩。1960年1月13日夜。”
兩首詩為:其一陣營思想判鴻溝,一入迷途未肯休。越陷越深難拔足,胡天胡地怎回頭。緩和局勢宜爭取,遷就西方大可憂。革命紅旗要擎緊,責無旁貸是神州。
其二倒繃兒臂事非鮮,呑卻糖衣錠欲仙。投鼠必須思忌器,得魚切莫喜忘筌。自居右首嫌人左,身立中間蔽已偏。
2,鄭廣瑾、楊宇鄭編著《毛澤東詩話》,第331?332頁。
3,吳正裕主編《毛澤東詩詞全編鑒賞》,第633頁。
如此逆流須抗拒,堅持原則黨能肩。@ 1960年6月13日,毛澤東再作《讀報有感》一首:托洛茨基返故居,不戰不和欲何如?青雲飄下能言鳥,黑海翻騰憤怒魚。
愛麗舍宮唇發紫,戴維營裏麵施朱。
新聞歲歲尋常出,獨有今年出得殊。@ 1960年6月14日,董必武再作《奉和毛主席1960年6月13日讀報有感韻》一首:歲月徒令歎不居,徘徊歧路願難如。
總思鑄戟為農器,無怪臨淵羨庶魚。
幻術使青能變白,色盲看碧亦成朱。
列寧遺教誰敢違,阿〇精神又豈殊。@ 毛澤東的詩興一發而不可收,董老的詩情也是一瀉千裏。不久,董老再作《8月2日夜大風雨仍次居韻》詩一首:風狂雨驟逼爰居,黑夜濤聲洶洶如。
吠影反華驚百犬,投機似柏喜雙魚。
天下是非將大白,麵前醒醉現微朱。
誰持馬列維真理?群眾心裏判別殊。④ 毛澤東的詩幽默、諷刺,像一把把利劍射向國際反華勢力的陣營;董老的詩緊隨毛澤東的主旨,仿佛毛澤東詩句的解說,對修正主義予以無情的鞭撻。
1.鄭廣瑾、楊宇鄭編著《毛澤東詩話》,第332頁。
2.吳正裕主編《毛澤東詩詞全編鑒賞》,第653頁。
3.鄭廣瑾、楊宇鄭編著《毛澤東詩話》,第332?333頁。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書信選集》,第542頁。
2,金鉤銀劃《清平樂》天高雲淡《六盤山》 1%1年9月8日,毛澤東致信董必武:“遵囑寫了六盤山一同,如以為可用,請轉付寧夏同誌。如不可用,可以再寫。”
隨信將自己的手書一同附上,送到了董必武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