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鄧穎超索要新詩毛澤東得償夙願毛澤東贈詩鄧穎超
鄧穎超:1904—1992年,河南光山人。1919年五四運動時,與周恩來等共同領導天津學生愛國運動,組織覺悟社。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天津地委婦女部部長,後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兼婦女部部長。1927年後任中共中央婦委書記。1928年任中共中央直屬支部書記。1932年5月,赴江西中央蘇區,任中共中央局秘書長等。1934年帶病參加長征。到陝北後,任中共中央白區工作部秘書、中央機要科科長等。抗戰時期,在武漢、重慶從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1943年回延安,1945年當選中共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並任中共中央婦委副書記兼解放區婦聯籌備委員會副主任。1946年當選國際民主婦聯理事。1947年3月,任中共中央後方工作委員會委員。後任中共中央婦委代理書記。1949年起,先後當選為全國婦聯第一至三屆副主席、黨組副書記、第四屆名譽主席等。為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第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83年當選第六屆全國政協主席。
1965年5月,毛澤東在大江南北巡視期間,曾在22日到29曰回到闊別38年的井岡山,終於得償了多年的夙願,並賦《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一首。同年夏天,有一次鄧穎超在陪同毛澤東會見外兵之後,冋毛澤東是否有詩詞新作,並說:“很久未讀到主席的新作品,很希望能讀到主席的新作品。”這年的9月25日,毛澤東致函鄧穎超說: “鄧大姐:自從你壓迫我寫詩以後,沒有辦法,隻得從命,花了兩夜未睡,寫了兩首詞。改了幾次,還未改好,現在送上請教。如有不妥,請予痛改為盼!
久有淩雲去,重上颸山,千裏來嘩19,孚巳變磨鷓。到處男毓女綠,更有飛II激電I高路入2暮玟了資濰羿,敝處不驪看,風財,纒霜畜,最入瘺,三十八年玟去,備出凡籬幻胃上九天霤月.哥下五鯝銳繼,臟雯鼠歌鼇上無雇事,隻饔衡登念奴鏘―九六五年五隻九萬祖騙動挾搖季角,背負靑天擊下看,嫵火鎌天,蟫瘦繼雉,嚇供蓬翻雀〃2土了,印聲費罾飛躍參傳問休去幫方,雀凡答縑,有鑣山不見瘺年襖月白,訂了三家條的?還有屹的,土0幾魏了,:雛牛角.不饜0:颼,看言充貧鶴霸離以‘必如並’汔沭《,靉…今V巧料和碑毛澤東給鄧穎超的信及“詞二首”
信中所說的兩首詞,就是後來發表的《水調歌頭.重上井閃山》和《念奴嬌,鳥兒問答》。①鄭廣瑾、楊宇鄭編著《毛澤東詩話》,第325頁十一、兩岸猿聲啼不住汽笛一聲到公安毛澤東與楊尚昆在江輪上 楊尚昆:1907—1998年,四川潼南(今屬重慶)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年底赴蘇聯入中山大學學習。1931年回國後,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宣傳部部長、中共黨團書記,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1933年1月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後任中共中央局黨校副校長等重要職務。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主張。到陝北後,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副主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副主任。1937年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書記、書記,1945年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秘書長。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副秘書長。1956年當選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8年起,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中共廣州市委第一書記等職。1981年7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務委員兼秘書長,第二年9月任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1983年6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是第十一屆中央委員〔1979年增補;!,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曾任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1987年11月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1988年4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
1958年3月27日,成都會議結束後,毛澤東乘車來到重慶,29日乘“江峽”輪東下。“江峽”輪順流而下,不一會兒來到了奉節一帶,這時候年輕姑娘石若儀來到毛澤東身邊,指著北岸的一座小山,說:“這就是白帝城!”毛澤東望著這座著名的曆史名城,隨口吟道: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汽笛一聲到公安。① 楊尚昆此時站在毛澤東的身旁,聽了毛澤東的幽默詩句,不由地笑著說:“主席把李白的詩發展到社會主義了。”
毛澤東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十二、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鶴鵡洲毛澤東與王任重在龜山 王任重:1917—1992年,河北景縣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景縣縣委委員等。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冀魯豫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冀南五地委書記等。1945年後,任冀南行署主任,中共冀南區黨委副書記、代理書記,冀南軍區副政治委員。1949年後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2年,任武漢市委第一書記兼代市長等。1954年後,任中共湖北省委第一書記兼武漢軍區第一政治委員、政協湖北省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等。“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1978年恢複工作,任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等職務,同年底任國務院副總理。1980年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1983年任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1988年3月至1992年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政協全國委員會黨組副書記等。
①邸延生著《曆史的真言一毛澤東和他的衛士長》,新華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546頁。
1953年2月,毛澤東第一次到武漢視察。
2月18日,毛澤東要到武漢三鎮走一走,看一看,在眾人的簇擁下,首先遊覽了漢陽城北的龜山。
由李銀橋、閻長林護衛著,王任重、楊奇清、武擎天在前邊引導,毛澤東率眾人開始從北側上山。踏著泛紅的石階一步步拾級而上,登臨山頂,臨風而立,麵對浩渺的長江,當年大革命失敗後的情景又浮現在眼前,向西眺望。“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這豪邁的詩句又回響在耳畔,有所感慨。但是毛澤東沒有吟詠自己的詩句,他大手一揮,對眾人說:“這裏正是‘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地方啊!”
王任重介紹說:“主席,龜山東麵是禹功磯,相傳是大禹治水成功的地方。”
“去看看!”毛澤東說罷,和眾人一起向龜山東端走去。但見怪石嶙峋,直劈大江,和對岸的黃鶴磯頭鎖江而望,形成了長江中遊的天然門戶。毛澤東腳踏龜山,眼望長江,故地重遊,“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仿佛又回到了27年前的龜山,隻是物是人非。毛澤東把思緒收回來,感歎地說道: “此處實可謂4天連吳蜀,地處荊襄,接洞庭之混茫,吞雲夢之空闊’的地方,難怪古時的遊人墨客多會於此,把酒臨風啊!”王任重見毛澤東來了詩興,便走到毛澤東身邊,接著毛澤東的話題說:“銜遠山,呑長江,浩浩湯湯……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毛澤東大笑:“你這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嘛!”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古人的詩句,大革命時的豪情,今天“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更兼攜來百侶同遊,怎能不令人“心潮逐浪高”呢?
十三、莫道敝人功業小北京賣報賺錢多毛澤東續喬冠華打油詩 喬冠華:1913—1983年,江蘇鹽城人。抗日戰爭時期,從事新聞工作,撰寫國際評論文章。1946年初隨周恩來到上海,參加中共代表團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擔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外交部副部長、外交部部長等職。主要著作有《國際述評集》、《從慕尼黑到敔刻爾克》等。
1973年4月,美國政府派遣助理國務卿詹金斯來華商談在北京建立美國駐華聯絡處的問題,喬冠華在北京同詹金斯進行了談判,談判進展順利。與此同時,廖承誌率中日建交後最大的代表團訪問日本,時值日本八重櫻盛開的季節,櫻花仿佛代表著日本人民的盛情,歡迎中國代表團的到來。此時,韓敘也恰好在華盛頓商談中國駐美聯絡處的事情,他下榻的旅舍名為“五月花”。麵對如此大好的外交形勢,身為外交部長的喬冠華異常高興,湊了幾句打油詩:八重櫻下賡公子,五月花中韓大哥。歡歡喜喜詹金斯。①①季世昌編著《毛澤東詩詞鑒賞大全》,南京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556~557頁 他念給大家聽,征求第四句。有的說“喜上眉梢喬老爺”,有的說:“揚揚得意喬老爺”,喬冠華都說不好,自己一時也想不出一個滿意的句子,這首半截詩就這樣擱置下來。
過了一天,毛澤東召集會議,聽取中美談判的情況彙報。大家暢談外交形勢,有人提到了喬冠華作的打油詩,可惜隻有三句。毛澤東聽了,立即取喬冠華詩句的前兩句,又填上了兩句新詞,湊成了如下四句:八重櫻下賡公子,五月花中韓大哥。
莫道敝人功業小,北京賣報賺錢多。
原來“文化大革命”初期,外交部造反派讓喬冠華賣小報,報紙上寫著打到陳(陳毅〉、姬〈姬鵬飛〉、喬(喬冠華)的內容。喬冠華被安排到王府井百貨大樓前最熱鬧的地方。開始兩天有造反派押著去賣,後來造反派嫌麻煩,就把報紙交給喬冠華,讓他賣完報紙後回去報告並把錢交上來。喬冠華曾經和造反派交涉,說我畢竟是代表中國政府的外交部副部長,這樣拋頭露麵在街頭賣報紙有失國統吧?造反派哪管這些,喬冠華隻好自己想辦法。看著監督他的造反派走了,他自己清點一下報紙的份數,按照2分錢一份的價格算出總價,默記在心,然後就找一個僻靜的小酒館喝酒去了。
兩個多小時之後,他慢慢地踱回部裏,把在小酒館裏用整票子換回來的零錢交給造反派,而且每次交錢時總多交一兩毛錢。造反派諷刺說:“你這個修正主義分子倒會賣報賺錢!”
這段故事也讓毛澤東知道了,他聽到喬冠華的打油詩,聯想到喬冠華賣報的故事,用喬冠華自己的口氣風趣地續寫了這麼兩句幽默的詩句,實在是妙手偶得。全詩語句輕鬆愉快,在內容上概括了當時我國外交的大好形勢。前兩句和後兩句銜接自然,風格一致,渾然天成。
十四、長征路上結友誼工作之中遇分歧毛澤東與張聞天 張聞天:1900―1976年,又名洛甫,江蘇南江(今屬上海)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1930年回國,1931年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33年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參加長征。遵義會議上,做反對“左”傾軍事錯誤的報告,為實現黨的軍事路線的根本轉變做出了重要貢獻。延安時期,長期主管全黨的理論宣傳和幹部教育工作3938年後,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並兼任黨中央宣傳部長等職。抗戰勝利後,到東北做地方工作。1950年以後,先後擔任駐蘇大使和外交部常務副部長,為新中國的外交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2,天當棋盤星做子地做琵琶路為弦 1934年12月1日下午,慘烈的湘江之戰,紅軍損兵3萬多人,中共中央、中革軍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以及充當“轎夫”的紅軍後續部隊終於突破了蔣介石的第四道防線。
一天下午,行軍途中,毛澤東、王稼祥和張聞天三個人躺在擔架上,休息的時候,一個仙風道骨的白胡子老人來到了王稼祥和張聞天的麵前:“讀書人,我給你們出一副對聯怎麼樣?”
王稼祥接過了話頭:“好,不知道你出什麼樣的對聯?”於是老人說出了上聯:天當棋盤星做子,誰敢對弈? 對聯說出來了,王稼祥和張聞天卻麵麵相覷,一時答不上來。這時王稼祥說:“我們對不上來,但是我們的老毛很有古文功底,等他回來給你對一下。”
毛澤東回來後,王稼祥將老人的對聯說給毛澤東,毛澤東略一思索,隨口對道:地做琵琶路為弦,我來彈琴!@ 上聯以天為題,將天喻為棋盤,星星喻為棋子,貼切自然而又大膽新奇;下聯絲毫不遜色於上聯,將大地比作琵琶,道路比作琴弦,形象逼真而又天衣無縫。真是奇思妙想,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
①毛澤東吟詩大雪中張聞天聆教紮西鎮 1935年2月6日,紅軍長征來到雲南的紮西鎮。第二天清晨,大雪紛飛。毛澤東一個人站在一片銀白的雪地裏,任雪花飄落在頭上、身上。看著這富有詩情畫意的南國雪景,毛澤東情不自禁地吟詠出幾句詩來:紮西鵝毛雪,茫茫景多嬌。
山山春意動,萬裏看冰消。@ 這時,正好張聞天向毛澤東走來,聽到了毛澤東吟詠的詩句,說:“老毛,你又在作詩?”
毛澤東說:“剛才幾句順口溜,不是我想出來的,是在紮西的路上在一本閑書上看到的,見到這雪景,自然就念起它來。”
張聞天說:“你的記性真好,這首小詩還頗有含意哩。”
毛澤東說:“我喜歡它,雖然直白了一點,但充滿生氣。”
①杜忠明著《毛澤東對聯賞析》,第30?31頁。
②劉漢民、舒新編著《毛澤東詩話詞話書話集觀》,第29?30頁。
②細考蟲魚箋爾雅廣收草木續離騷 1935年9月18日,陝甘支隊第一縱隊占領宕昌縣哈達鋪。當晚毛澤東就在哈達鋪的一個中藥鋪裏過夜。清晨,毛澤東從中藥鋪裏出來的時候,注意到了中藥鋪大門兩旁的一副對聯。對聯鐫刻在門柱兩旁的木板上,由於年深日久已經難以辨認,毛澤東懷著對對聯獨有的興趣,走到跟前去辨認,其曰:細考蟲魚箋爾雅;廣收草木續離騷。@ 毛澤東覺得對聯很有趣,內容幽默而又雅致,書法也別具一格,落筆不俗。這樣閉塞的地方,有這樣的妙對,真是值得玩味。毛澤東正在那裏琢磨著,這時後麵有人笑道:“老毛做什麼這麼專心?”
毛澤東回過身來,原來是張聞天,便指著剛剛發現的對聯說:“你看這裏有一副妙對!”張聞天走過來細看,毛澤東又一字一板地念了一遍,“怎麼樣?”
張聞天點頭:“不錯,不錯!”
毛澤東:“妙在口氣大,但又不失貼切,看來藥店掌櫃是個飽學之人。”
①李鏡著《新寫長征圖文檔案》(下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699頁。
十五、書法詩詞一知己主席舒同兩高人毛澤東與舒同的詩書交往 舒同:1906—1998年,字文讓,又宜祿。江西東鄉人,早年參加革命,紅軍長征時期,有“紅軍書法家”之稱。曆任中共山東省委、陝西省委第一書記、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曾為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名譽主席。出版有《舒同字帖》、《舒同書法藝術》等。
1.認識舒同在疆場戰地黃花分外香 1932年春天,漳州戰役之後,硝煙散盡,在打掃戰場的時候,毛澤東和舒同第一次見麵:毛澤東握住舒同的手說:“早就知道你了,看過你的文章,見過你的字。”毛澤東和舒同在戰後的焦土中漫步、聊天,毛澤東邊走邊從地上撿起一個彈殼,輕輕地說:“戰地黃花嗬!”1 舒同會心地一笑,深為毛澤東豐富的情感世界和浪漫美妙的比喻所觸動。一句“戰地黃花”對《采桑子,重陽》詞句中的“戰①崔向華著《天高雲淡》,第2?3頁.
1.送雅號“馬背書法家”得別名“黨內一支筆 由於舒同的文章和書法有著比較高的造詣,得到了毛澤東的認可,所以毛澤東和舒同很談得來,以後,在紅軍、八路軍中,有人請毛澤東寫字,他經常推薦這位書友。就這樣,舒同題寫了“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的校名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
1939年,延安興建了一個新市場,舒同為之寫了五個鬥大的榜書“延安新市場”。毛澤東則題寫了一副長聯: 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邊區是民主的抗日根據地;反對投降,反對分裂,反對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國自由權。
這是目前所知道的兩位書法家唯一的一次合作。
20世紀50年代,北京建立全國農業展覽館,請毛澤東題名,毛澤東說,你們請黨內的書法家舒同同誌題吧。當時舒同還在山東。舒同題的這塊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爛了,現在的字是他80年代補寫的。
由於在戰爭年代有文化的人比較少,所以軍隊中一些撰稿、寫字的事情總是令舒同忙得不亦樂乎3他總是利用行軍打仗的間隙來完成這些事情,頗有古人“倚馬可待”之風,毛澤東送給他兩個雅號,一個是“馬背書法家”,一個是“黨內一支筆”。既是幽默,更是讚賞。
2.下濟南談天說地吟詩詞古今中外 1959年,毛澤東六次到濟南。每一次他都不住賓館,而是與時任山東省委第一書記、濟南軍區第一政委的舒同住進臨鐵路線的一幢房子裏。他們談完工作之後就談書法、談詩詞、談曆史、談中醫,一起進人他們共同感興趣的天地之中。
5月2日,當毛澤東聽說山東缺水,於是就想起了唐朝李賀《夢天》的詩句: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① 由李賀的詩,毛澤東聯想到了海水淡化,說:“能把海水變淡水,水就多了,要想法研究。”
同一天,毛澤東在視察之後,與舒同討論齊國曆史和曹植封東阿王、陳王之事,隨口吟出謝莊的《月賦》: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綠苔生閣,芳塵凝榭。悄 焉疚懷,不怡中夜。乃清蘭路,肅桂苑,騰吹寒山,弭蓋 秋阪……②1.吳直雄著《毛澤東妙用詩詞》,第815?816頁。
2.吳直雄著《毛澤東妙用詩詞》,第784頁。
十六、集團軍東渡黃河毛澤東吟詩送別―毛澤東與鄧華在崢嶸歲月的唱和 鄧華:1910—1980年,湖南郴縣(今郴州市)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廣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第十三兵團司令員,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沈陽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936年2月,紅軍東渡黃河前,毛澤東為第一軍團諸將領送行,觸景生情,隨口吟詩道:涉遠祁連外,來從晉地遊。① 眾將軍聽了毛澤東的吟詠,不知所雲,麵麵相覷。一個將軍問之,毛澤東笑而不答。鄧華略思片刻,說:“主席是改用李白《渡荊門送別》詩的前兩句,為我們送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