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三顧特園為和平兩黨同心共謀國毛澤東與張瀾
張瀾:1872—1955年,字表方,四川南充人。1911年成為四川保路運動主要領導人。1941年參與發起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改稱中國民主同盟,繼續當選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當選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1954年被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945年8月28日下午3時半,毛澤東應蔣介石邀請抵達山城重慶。1945年10月10日《雙十協定》簽字,毛澤東飛返延安。在重慶的四十三天裏,毛澤東三次會晤中國民主同盟主席張瀾。
1945年8月30日下午3時,毛澤東和周恩來來到張瀾的住地特園。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張瀾、鮮英的陪同下步入花園,他們走到二門口的時候,毛澤東一眼看到了“民主之家”的匾額,一筆清勁飄逸的隸書,落款是馮玉祥。毛澤東笑對張瀾道:“馮將軍行伍出身,能寫得這樣一筆好字,不簡單啊!亦俗亦雅,不虛儒將風範。此公現在是我們的朋友了。”
這時,鮮英在一旁替“民主之家”做了注釋:“毛先生,因為表老住在這裏,民盟總部也在這裏,各界人士共商國是聚會、宴請也常在這裏,董必武先生乃贈此徽號。馮玉祥將軍來做客,聽到這名稱後,欣然命筆寫了這塊匾。郭沫若先生還為之題詩呢:毛澤東笑道:“原來這是董老題的名,還有郭沫若先生的詩,那加上馮玉祥將軍的書法,也堪稱三絕了。”
這時,毛澤東的視線移到了兩旁的一副對聯,他輕聲念道: 誰似這川北老人風流,善工書、善將兵、善收藏圖籍,放眼達觀樓,更贏得丨工山如畫。
毛澤東問道:“誰的手筆?”鮮英答道:“表老所作。”毛澤東讚賞地說:“意義好,詞好。”
接著,毛澤東念下聯: 哪管他法西斯蒂壓迫,有職教、有文協、有政治黨讀罷讚道:“威武不屈,其氣浩然!”
毛澤東、周恩來和張瀾、鮮英一邊談著,一邊來到了張瀾的臣卜室。張瀾麵對自己簡樸的臥室,謙遜地說:斯是陋室。
毛澤東知道張瀾說的是《陋室銘》中的名句,接道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四人在談笑中坐定,開始了傾心的暢談2,張表老推杯換盞毛澤東揮毫潑墨 9月2日中午,張瀾以中國民主同盟的名義在特園宴請毛澤東、周恩來和王若飛。參加宴會的還有沈鈞儒、黃炎培、冷適、鮮英、張申府、左舜生等。酒席上,鮮英拿出自家釀製的棗子酒為毛澤東敬酒:“這是家釀的棗子酒,請毛先生一嚐。”
周恩來知道毛澤東不勝酒力,走上前對毛澤東說:“我在特園宴請客人常用此酒,這棗子酒濃度不高,味道卻香而醇厚。”身在龍潭虎穴之中,遇到如此知心朋友,毛澤東非常高興,說:“特生先生獻家寶嘍!我不勝此物,但今天定要領這個情,一醉方休。”
酒至半酣,張瀾又為毛澤東斟滿一杯,然後將酒杯敬向毛澤東:會須一飲三百杯!①邵康編《毛澤東和黨外朋友們》,第79頁毛澤東馬上接過來:且共歡此飲!
兩人碰杯,一飲而盡。酒宴在這種熱情洋溢、友好快樂的氣氛中進行。毛澤東勉勵大家:“今天,我們聚會在‘民主之家’,今後我們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國’。”接著,毛澤東反複強調:“和為貴!”表達了中國共產黨渴望和平的美好願望和迫切的心情。
宴席結束之後,大家坐在客廳裏繼續飲茶聊天。這時候,一個年幼的小姑娘來到了毛澤東的身邊,深深地來了一個九十度的翰躬,將手裏捧的紀念冊遞到毛澤東的手中,羞紅著臉說:“毛伯伯,請您在這上麵題詞留個念吧。”
毛澤東接過小姑娘的紀念冊,溫和地說:“你叫什麼名字啊?”“我叫鮮繼根。”
毛澤東點頭而笑:“好,好。”
毛澤東隨鮮英的女兒來到書房,展開小姑娘的紀念冊,凝神靜思,屏息執筆,一揮而就,在紙上寫下了“光明在望”四個赫然的大字。
“好,好!”
此時鮮英、張瀾等眾人早已經圍在了後麵,大家齊聲叫好。
毛澤東端詳著“光明在望”四個大字,笑著對諸公說:“道路是曲折的,肖|』途是光明的。”
大家聽著毛澤東富有哲理的話語,深受鼓舞,仿佛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