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三世老友毛澤東一闋新詞《蝶戀花》毛澤東與李淑一的唱和
李淑一:1901—1997年,湖南長沙人。1915年入北京國立舊製師範預科與本科學習,1917年入長沙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本科學習。1920年畢業後,又在長沙福湘女中專修英文、數學、國文三科,其間和楊開慧相識,並成為好友。1924年10月與柳直荀結婚。1932年柳直荀不幸犧牲。李淑一留在長沙以教書為業,撫育子女。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沙第十中學任教,1959年退休。曾任湖南省政協委員、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交情三世久舂色兩家分 毛澤東和柳直荀、李淑一的交情是由來已久的。
柳直荀的父親柳午亭先生、楊開慧的父親楊昌濟先生和李淑一的父親李肖聃先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清朝末年,三人同赴日本留學,同窗共桌達七八年之久。
李肖聃先生於1911年結束留學生活回國,他博通經史,學識深厚,工詩文,善聯語,章士釗誦其文為“振來欲飛”。1916年李肖聃先生從北京回到長沙,前往楊昌濟先生處拜訪。楊昌濟便談起學生中的奇士,告之:“有毛澤東、蔡和森等,均意誌堅卓,非常人也。”經楊昌濟介紹,毛澤東經常走謁李肖聃先生,谘詢古文疑義,也送文章請李肖聃先生指教、修改。
柳午亭先生在日本留學八年,接受了一些新的體育思想,對體育鍛煉特別重視。回國後他堅持練拳,練拳之外還堅持冷水浴。毛澤東經楊昌濟介紹和柳午亭認後,曾與柳午亭先生就體育問題進行過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毛澤東十分讚賞柳午亭先生在體育研究和實踐上的造詣,自相識後保持了比較密切的交往。全國解放後,毛澤東在給李淑一的一封信中還要李向柳午亭先生代致問候之意。
毛澤東和柳直荀的相識是在1913年。當時,柳直荀進長沙城讀中學,他就寄居在長沙“板倉楊寓” 楊昌濟先生的家中。當時,正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讀書的毛澤東、蔡和森、張昆弟等,時常到楊昌濟先生家裏來討論治學、做人的道理,評說天下大事,探求改造中國的辦法,使柳直荀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和教育。就是在這裏,柳直荀和毛澤東等一些進步青年有了深入的接觸。1914年4柳直荀 月,毛澤東、蔡和森等在長沙成立新民學會,柳直荀雖然不是正式的會員,卻與他們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聯係,積極參加新民學會的活動,投身反帝愛國鬥爭。
毛澤東和李淑一的相識是通過楊開慧。1920年,楊開慧的父親在北京逝世,楊開慧一家送楊昌濟的靈柩回長沙。後來楊開慧和李淑一問在福湘女中一'起念書,她們很快就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們一同進了選修班,選讀國文、英語、數學三門課程。楊開慧和李淑一成為了好友,毛澤東自然和李淑一'就相識了。以後,楊開慧隨毛澤東在上海、韶山、廣州、武昌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她們彼此見麵的機會就很少了。
這就是當時他們三個家庭,四位革命青年交好的過程。毛澤東不僅和楊開慧是夫妻,和柳直荀是革命的戰友,和李淑一是朋友,而且他還是楊昌濟的學生,是柳午亭、李肖聃的學生。正是:交情三世久,春色兩家分。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 1950年1月17日,李淑一給毛澤東寫過一信,祝賀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同時將自己在白區生活二十多年的情況告訴了毛澤東。當時毛澤東正在蘇聯進行國事訪問。1950年3月15曰,毛澤東從蘇聯訪問歸來,4月18日給李淑寫了一封回信,信中說道:“直荀犧牲,撫孤成立,艱苦備嚐,極為佩慰。”信中還對李淑一的工作和學習給予了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