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藏民族流傳著“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這樣一句話,這是大草原人能歌善舞的真實寫照。
冬天,大草原顯示出對生命的嚴酷:冰峰、雪原和空曠、寒冷……這是一個白雪皚皚、雪花飛舞的世界。
6.三麵環山—鞏乃斯草原
鞏乃斯在蒙古語中意為“太陽坡”。鞏乃斯草原又稱為新源,三麵青山形成天然的翠綠屏障,草原上河流眾多縱橫交錯,是世界四大河穀草原之一。
鞏乃斯草原是新疆著名的草原,地域遼闊,溝穀眾多。這裏既是聞名中外的新疆細毛羊的故鄉,又是出口亞、歐的伊犁特曲的產地,鞏乃斯草原氣候宜人,四季分明,冬暖夏涼,是理想的旅遊勝地。
鞏乃斯草原降水豐富,草原類型複雜多樣,四季有充足的水草資源。在中山帶的山地草甸及海拔較高的亞高山草甸,植物種類繁多。草原的黃金季節是6~9月,草原遼闊,山崗美麗,一群群牛羊,一座座氈房點綴在碧綠的草原上。此時,國內外眾多遊客都會來到鞏乃斯大草原欣賞它的秀美風光,感受它濃鬱的民族風情。
鞏乃斯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境內交通十分便利,218國道與著名的天山公路、伊—鳥312國道、獨庫公路銜接,東至烏魯木齊,西到伊寧,由霍爾果斯口岸連通歐亞大陸橋,向南經獨庫公路、穿越那拉提山可直達龜茲古國—庫車、喀什、和田。
7.關山六月寒凝霜—關山草原
關山草原是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唯一的以山地草原為主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和陝西隴縣之間。它的氣候受垂直地帶性地理條件的影響,冬春無界,夏秋相連,有“關山六月寒凝霜”的寫照。
關山草原是我國內陸西北部地區最大的和唯一的天然草原,素來就享有“小天山”的美譽。它與中歐阿爾卑斯山的地貌相似,兼具幽澗水澤,草原與森林相間,地勢闊大,水豐草美,牧馬成群,景色秀麗。
目前,關山草原景區開發建設工作正在實施,包括中心服務區、馬術活動區、高級休閑度假區、水上娛樂區、觀光農牧區等建設項目。
8.稀樹草原
稀樹草原(熱帶稀樹草原)是在非常炎熱、季節性幹旱氣候條件下長成的植被類型,高大、連續的禾草之上有開放的樹冠層,也就是稀疏的喬木。熱帶稀樹草原又稱薩王納群落。“薩王納”來自英語,意思就是“樹木很少而草很高”的意思,是西班牙商人對美洲南部草原的描述。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亞、印度、緬甸、泰國和馬達加斯加為世界最大片的稀樹草原分布區。
雲南南部元江、瀾滄江、怒江及其若幹支流所流經的山地峽穀地區為我國稀樹草原的分布地區,這裏氣候炎熱而幹旱,是我國最為炎熱的草地,土壤為紅褐色,多含砂質和石礫或碎石。水土大量流失,土層淺薄、貧瘠,在河漫灘以上較低的台地上,長出稀疏的旱生草叢,逐漸演化形成稀樹草原。
稀樹草原地麵覆蓋度可達到90%。灌木覆蓋度很小,生長分散,叢生,高度多在100厘米以下,牛角爪、紅花柴、疏序黃荊、火索麻、樸葉扁擔杆等有零星分布。稀疏孤立的喬木樹種有木棉、厚皮樹、火繩樹、毛葉黃杞、九層皮、餘甘子等,一般高3~7米。這種稀樹草原自然條件較差,土壤貧瘠,種植的一些熱帶作物產量都較低,因此多作為放牧場。
稀樹草原有各種不同的動物。非洲的動物可能是最著名的稀樹草原動物,因為其中有大型哺乳動物。這些動物大致依賴植被的禾草成分為食物,像食草的水牛、斑馬、河馬、角馬、羚、犀,直接把禾草當做食物,或像捕食這些食草動物的食肉動物或食腐動物,間接把禾草作為食物。僅少數(大象、長頸鹿)把有刺的喬木的樹葉或果實作為食物來源。
因為人類對稀樹草原過多不必要的幹涉,數千年前生長在這裏的各式各樣的極大哺乳動物和爬蟲類如今已經絕種了。現在,稀樹草原的極大哺乳動物隻有牛、馬、駱駝、驢、印度水牛,不過它們都是人工培育的。
9.海底草原
海底草原分布在海底的草原叫海底草原。在我國東部沿海一帶有若幹大麵積海草場,麵積3~5平方千米不等。喜鹽藻、海菖蒲、泰萊草、二藥藻4種為主要植物種類,海草高的達1米多。而在海南島的西海岸則極少有分布。
其中,陵水新村港南灣、大墩一帶的潮間帶及以下區域的海草床,分布麵積約3平方千米,占全港麵積的1/6,主要海草是泰萊草,有少量的線葉二葉草。港灣的另一側則無海草分布,原因主要是受三才河的影響,近岸海水的鹽度變化大,不利於海草生長。
10.苗族風情—貴州龍裏大草原
龍裏大草原又叫龍裏瑪格諾吉大草原,地勢平坦,是雲貴高原第二平台,麵積約60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1500~1700米之間,年均氣溫13℃,年均降雨量1085毫米,無霜期280天以上。
除萬畝草場外,龍裏大草原其餘部分均為原始草植被,生長著數百畝成片的珍貴花種,如白杜鵑(木蓋蓮)、大白杜鵑、紅花木蓮等,數量最多、花期最長的要數罐蘢花,花期從6月到11月。
約萬餘戶苗族同胞居住在龍裏大草原周邊,民族風情濃鬱。在草原上的嶽家寨,居住著嶽姓漢族,自稱為民族英雄嶽飛的後裔,服飾、習俗還保留有部分宋代遺風,他們的家譜可以追溯到嶽飛,目前還保存有兩座武略將軍墓。
11.唐朝板栗園—林海草原
林海草原平均海拔600~800米,位於濟南、萊蕪、泰安三市交界處。
林海草原擁有麵積大、樹齡高的800多株板栗樹,被稱為“唐朝板栗園”。其中樹齡最高的上千年,樹型千姿百態,是齊魯地區少見的古板栗林。
在海拔600多米的山頂分布著上千畝中華結縷草,因此又被稱為“山巔草原”。結縷草草質優良,與山頂油鬆一起,形成大麵積的山巔疏林草地,具有與公園草坪相似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