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從我做起——珍稀動物的保護(1 / 1)

動物世界是充滿生機的,那些各不相同的動物精靈,構成了生龍活虎的自然世界。如果沒有它們的存在,人類的生活將會乏味很多,所以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通過了解有關珍稀動物的知識,你或許已經發現,動物世界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以前一些常見的動物目前逐漸成為稀有物種。這是為什麼呢?除了自然進化的規律外,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吧!環境破壞、濫捕濫殺,或許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吧!麵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做點什麼呢?

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往往隻考慮當前需要,盲目捕獵,破壞環境,直接或間接地破壞動物的生存家園,造成許多珍稀動物滅絕,或是瀕於滅絕。據科學家估計,自16世紀以來,世界上約有250多種動物已經絕種了,還有600種動物處於滅絕的邊緣。據說,現在平均每年都會有一種動物走向滅絕之路。

在我國,由於森林被破壞,無節製的盲目獵取等原因,許多珍稀動物,如麋鹿、灣鱷等已經滅絕;野駱駝、普氏野馬、海南坡鹿、滇金絲猴、黔金絲猴、揚子鱷等瀕於滅絕;亞洲象、大熊貓、小熊貓、扭角羚、梅花鹿和綠孔雀等生活區域正在縮小。

珍稀動物是大自然的曆史遺產,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但是野生動物絕滅的速度卻越來越快。因此,保護珍稀動物,搶救瀕臨滅絕的動物種群,保存和發展自然資源,是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針對這種情況,每個國家都開始呼籲保護珍稀動物,並製定了一係列積極有效的措施。總的說來,這些措施包括三大部分。

1.就地保護

根據各種珍稀動物的生活規律和生存地帶,建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既有單項的也有綜合性的,但無論哪一種都必須是健康的、有利的。另外,還要製定法規,嚴禁以各種理由捕獵。

2.遷地保護

對於目前已經處於稀有種、絕滅種和有特殊價值的動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從目前的活動棲息地遷移到更適合它們生存的、環境更好的人工飼養場或者是動物園、水族館等專門的保養場所,借此加以飼養保護。

3.離體保護

這種方法對飼養馴化的野生動物和家畜比較適用,可以利用它們機體的一部分加以繁殖保存,例如人工貯藏精液、人工授精、借腹懷胎等等。

總之,無論采取哪種保護措施,都需要社會的積極配合與大力支持。為了能夠讓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存更和諧、更安寧、更美麗,讓我們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加入到保護珍稀動物的行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