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前幾天,明明上課時總是心神不寧的。每當有同學談論“聖誕禮物”時,他就躲得遠遠的。
我發現近來明明上課時總溜號,難怪他的學習成績大不如前。以前我就多次到他家作過家訪,一提到家庭教育時,明明的爸爸除了搖頭,就是歎氣。明明的媽媽離家兩年了,聽說是跟一個包工頭兒走的。同學們總也不見明明的媽媽來學校接送明明,就在背後議論,說明明是個沒媽的孩子。
那天放學後,我發現明明是最後一個離開教室的。他走後,我走進教室,在他的書桌上看見一張折疊得方方正正的信紙,上麵工工整整地寫著幾行字:
媽媽:
您寄來的聖誕節的禮物收到了。媽媽,我想您,您為什麼總是放假的時候才回來?看到同學們天天由媽媽接送,我就更想您了……
信寫得很短,下麵署著大大的兩個字——明明。
我把信紙折好,重新放到桌上。我知道,明明不是在給媽媽寫信,他是想讓同學們看到這封信。為了讓更多的孩子“看到”,我拿起那封信,收了起來。
第二天,我在班會上讀了明明的信,我告訴同學們,明明的媽媽是一位優秀的教師,她在外地工作,隻有放寒假或是放暑假時才能回來和明明在一起,所以,明明的媽媽平時沒時間接送明明……同學們聽後,都向明明投去羨慕的目光。
下課後,明明隨我走出教室,在走廊深深地給我鞠了一躬:“謝謝劉老師!”說完,轉身跑開了。
望著明明遠去的背影,我的視線模糊了。我想,這也許是明明收到的最好的聖誕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