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記載:春秋時期的齊國,襄公被殺,公子小白即位,史稱齊桓公。正在這時,齊桓公的另一兄弟公子糾也在魯國軍隊的支持下回齊接位。齊桓公派人告知魯莊公齊國已有國君,請魯軍及早回國,遭魯莊公拒絕。齊桓公決定以兵拒之。他命雍廩為先鋒,先誘敵深入,然後大軍分路埋伏,前後夾擊。雍廩向魯軍挑戰,魯莊公迎戰。雍廩不戰自退,漸漸將魯軍引入齊軍的包圍圈。齊軍伏兵四出,大敗魯軍,魯莊公在眾將護衛下才逃出重圍,行了二日,又遭齊軍王子成父的阻擊。王子成父是有名的將軍,平時治軍甚嚴,戰時部下個個奮勇爭先,視死如歸。魯莊公僥幸逃回本國。
齊桓公又向魯國下書,要求莊公立即殺死糾,並將管夷吾押送回齊國,以此作為兩國和平的條件。魯莊公隻好照辦。管夷吾的囚車一到齊國,就受到齊桓公的親自迎接。原來這是齊桓公的計策,他知道管夷吾是個奇才,怕魯國不肯放,才想出這個妙法,使他回國輔政。
齊桓公和管夷吾連談三天三夜,毫不知疲倦。桓公要拜管夷吾為相。管夷吾說:“大廈之成,非一木之材,君王要成大事,又豈能要夷吾一人?必用五傑才行。”桓公忙問哪五傑?管夷吾答:“隰朋,寧越,王子成父,賓須無,東郭牙。”管夷吾推薦王子成父負責軍事,他說:“王子成父治軍甚嚴,部下訓練有素,出戰時戰車奔馳,有條不紊:士兵一切行動聽指揮,不知後退,戰鼓一響,三軍勇敢殺敵,視死如歸!”桓公采納了管夷吾的建議。不久,齊國大治,桓公尊管夷吾為“仲父”。從此,管夷吾被後人稱為管仲。
王子成父自任大司馬後,加緊訓練三軍,上下將士也一致服從命令聽指揮,一個個把戰死疆場看作回家一樣平常,“視死如歸”這個成語也就流傳後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