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補習班為什麼不開暑期班啊?和你的補習班裏的老師比一下,我現在上的暑期補習班的老師實在是太差了,不會講,態度又差。”康長青抱怨道。
“我又不能把所有的補習生意都給搶光了,總要給別的老師和補習班留生路啊。”杜君琦說道,她的補習班已經搶了許多生源了,一味的擴大隻會引來旁人的怨恨。
康長青煩悶地扭著自己的手指頭,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那你也要開初一初二的補習班啊,到了初三才有補習,我到時已經落後了那麼多,怎麼可能趕得上啊。”
杜君琦摸下巴:“要開班,就得要租場地,要找老師還得租宿舍,這都是成本啊。”
康長青撇了她一眼:“你收的學費可是挺高的,還不夠?”
“當然不夠了,不管做什麼生意,剛開始都是花大錢,做久了才能把錢攢起來,我這補習班一直在花錢,起碼得攢一年才能回本啊。”杜君琦回撇他。
“哼,小氣鬼。”康長青扭頭不理她。
見他真生氣了,杜君琦隻能哄他:“好吧好吧,我再想想吧,要是錢還夠的話,我就加開個初一班吧。”
事後杜君琦拉著宋惠蘭算起賬,這一年補習班又新開了兩個點,租了新場地,招了新老師,又租了一處宿舍,房租加工資加宿舍租金,這筆錢可不小,杜君琦原本沒打算把場麵鋪得這麼大,但是被時勢推著一步又一步的搞大場麵,現在已經有了這一大攤了,不可能縮小,隻能想一想辦法,看看能不能把資源整合整合,盡量減少些開支。
對於這點宋惠蘭很有話說,她覺得分散著租用場地太費錢了,淨便宜房東了,還不如像買小樓那樣,直接買個樓下來,既添了房產,還能拿去抵押,這樣一來,補習班的投入立馬就有了回報,前期經營的錢也不需要再從家裏的公賬中支出了。
宿舍也一樣,不用再續租了,等新房子的裝修完成後,一家人就搬到新房子去住了,老房子這邊向建設局申請下重建,建成個五六層的小樓,讓老師們直接住到這邊不就好了。
杜君琦覺得這個主意太好了,行,就這麼辦了。
接下來的事情自然又是宋惠蘭的事了,再次找上朱萍和張桂香,從銀行抵押冊子中挑選好房產,付了款辦好過戶手續,再轉手抵押給銀行領到貸款。
這次宋惠蘭挑選的房產是酒廠舊址的一部分,一座大倉庫帶一片停車空地,位置屬於市區老區界麵上的城郊結合處,雖然有點小偏僻,但是周圍也算是居民區,不吵,教學環境不受影響,車少,學生往來安全,隻要花點錢在周圍附近多設立幾盞大路燈,照亮一下各個路段,晚上學生放學時的路麵治安應該就不成問題了。
房產買下來後需要修整,停車空地就簡單了,立幾排遮陽擋雨的停車廊就行了,大倉庫就需要大整修,倉庫夠大也夠高,完全可以在內部用水泥鋼筋隔上一層地板,變成上下兩層,然後再砌牆開窗弄出一間一間的小教室,這事自然就歸杜廣明負責了。
這邊有杜廣明接手後了,那邊宋惠蘭買好房產辦好過戶抵押後,就直接跑去了建設局,領表格填單子,這時候翻新老房或重建新房的事很常見,每年台風季後建設局都會收到許多的申請單,不像後來因為牽扯到拆遷算麵積的事,建設局會卡著審批不讓建,現在建設局的審批都是會過的,宋惠蘭又花了點錢打點了一下,加快了一下審批速度,等倉庫整修完,老房的重建申請也批下來了。
春節挑好新房子後,杜廣明就著手對兩套房子進行裝修了,因為早有準備,很多材料都是事先備好的,比如木材,早就買好通風晾幹了,一運進房子就可以切割拚裝上漆了,比如石材和磁磚,杜廣明和宋惠蘭專程跑了幾趟f市,早就挑好預定著了,新房子的購買合同一簽好,杜廣明立刻就動手裝修,半年過去了,新房子已經裝修好在通風了。
新房子可以住人了,老房子的申請下來了,杜廣明整修完倉庫就著手建新房了,一點兒時間也沒耽誤,杜廣明估計了一下工程進度,兩個月可以完工,到時候再通通風,正好可以卡著宿舍租期到期的時候讓老師們搬進來。
鄰居們都很歡迎這個新變化,一點兒也不嫌棄邊上工地帶來的塵土飛揚,反而時不時的過來幫下忙,讓工人們可以更快的完工。
太好了,隔壁馬上就要住進來一大波大學生老師了,以後家裏孩子的功課再也不用愁了,有什麼不懂的可以讓孩子直接過來找老師問了,多好的事啊,這是別人家求都求不來的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