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謝顯還在朝中會不會好些?
多福躬著身,貓著腰收拾散落在地上的奏折。
斜著眼睛偷偷看了眼陷入沉思的永平帝,心裏有些涼。
最近皇帝精神不大正常,動輒易怒,身邊的服侍的人都戰戰兢兢。
明明剛才暴怒,臉色通紅,脖子青筋都起來了,現在沒過一會兒呢,居然抱著肩膀站在原地沉靜的跟不存在似的。
整個人陰陰沉沉的,這情緒來的快去的快,比大發雷霆還更嚇人。
總覺得皇帝的精神不大穩定啊。
“多福!”
多福激靈靈打了個寒顫:“是,陛下。”
“把謝晴給召進宮來。”
哈?
“……謝、仆射還在守孝——”
“謝晴,晴!什麼耳朵!”永平帝怒瞪一眼。他叫謝顯進宮什麼時候這麼隨便過,還不是他顛顛跑過去謝家?
能有人比他更記得謝顯在守孝中?
該死的淮陽王,耽誤他多少事兒啊!
多福一縮脖,他是嚇的魂不附體了,連耳朵都跑偏了。
“的這就去。”
溜溜就跑了,心道謝仆射下去了,可謝晴又冒出頭來。這謝家還真是人才濟濟。唯獨一點,謝晴謝常侍可比謝仆射要好相處的多了,別的不,有謝仆射得罪無數世家的兄長在,謝常侍人緣還那麼好,就不得不佩服人家這手腕。
###
在謝顯殺弟事件甚囂塵上之際,還是謝晴力排眾議,在朝堂之上舌戰群臣,把些個針對謝顯捕風捉影的大臣們懟了個四腳朝。
真有證據,直接拎人上公堂,廷尉也好,刑部也好。
事關人命,別仗著一張嘴光不練,動真章的。
道聽途就能做為罪證參人嗎?
這何嚐不是一種誣告啊,告的還是禦狀,其心可誅啊。
永平帝和謝晴一唱一和就把事態給壓下去了,並且連新上任的禦史中丞都給罰了半年的俸祿。連敲帶打了一番,城中的傳言漸漸就淡了。
謠言從興起到平複,足足近兩個月的時間,謝顯也隻是在家抄抄經,練練拳。
好像從來不曾在乎過這一場鬧劇。
蕭寶信和謝顯兩口子那從來都是風口浪尖上的人物,人家倆習慣了,可對謝顯名聲極在意的謝母看不過眼啊,事都因謝三爺而起,自打謠言傳進耳朵,謝母是見謝三爺一次罵一次,都怪這不省心的東西,才使得謝顯聲譽受損,謝家名聲受損,把謝三爺罵的反而不敢不招家,日日晨昏定醒,比蕭寶信和王十二娘兩個孫媳婦去的還要勤。
好在事情由皇帝出麵壓下去了,不隻謝母鬆了口氣,全家也都鬆了口氣,暴躁的祖母是真的扛不住啊,太暴,把謝三爺罵的跟孫子似的。
可哪怕鬆了一口氣,謝母那眉頭也沒鬆下來過。
有人針對謝顯,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不是開始,也不會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