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本來寫這章時激情澎湃的,寫完了回頭一看,又覺得沒什麼意思了,先發上吧~也許這是最後一章了……謝謝親們一直以來的支持,群啵……------------偽軍一下推自己的文……布衣古言新坑:
歡迎來踩^^
宸王覺得,自己一向是喜歡別人親近的。
但身為王爺,想被人親近而又不生猜忌之心卻很難。
尤其是在他宸王府。
從六歲起,他就知道他的命很金貴,宮裏有很多人想要他的命。所以小小年紀他就養成了不苟言笑,不相信別人的毛病。
這毛病隨著他的成長有增無減愈演愈烈,並不是他不想去隨和,大度,寬以待人,而是在時時危機四伏的環境裏,也容不得他隨和。
於是時光一年一年的飛逝,歲月一天一天的流淌,鬥轉星移眾星捧月的長大的,是他這麼一個麵癱王爺,不苟言笑,冷麵無情,不招人待見……
豈不知——他心裏也有苦的時候,也有……想同其他人一樣大大咧咧亂七八糟的時候。
隻是時間久了,府裏朝中的人都怕了他,即使身邊的人,也絲毫不敢懈怠他,一個個的在他麵前紛紛藏起了自己的本來麵目,整日家謹小慎微,畢恭畢敬,溫言軟語,他要掏出他們的真心話,看一看他們的真麵目,也真得頗費一番精神掂量幾遍方能得。
無論是親近還是恭敬,無論是讚頌還是臣服,他都要掂量幾個過子方能下定論,這樣的事情做多了他也覺得很煩,但放下這些想找個真心人,說句真心話的時候,又驀然悲哀的發現,他身邊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
——人人都是在他掌控之中的,都是他看膩了的,都是他要剝開一層才能看的,連他的父皇都不例外。
他隻要稍微一放鬆,稍微一露真心,就可能授人以柄,成為別人的鋪路石。他當然不能成為別人的鋪路石,他隻會踩著別人登上自己的頂點,所以他在他闊大的,華麗又陰沉的宸王府中便變得越來越陰鬱,越來越——讓人不敢親近……
當他躍馬揚鞭的率領著千軍萬馬前去平叛的時候,在殺戮和曠野的奔馳中,他的陰厲之氣似乎消散了不少,然而後有居心叵測的賴和亭,前有囂張跋扈的藍喆王,手下又是一班良莠不齊的難馴將士,他的陰鬱之氣剛散,便又更添了許多生殺予奪的戾氣。
於是他統軍隻十天,全軍上下便沒一個不服他的。
服是服了,可同時也怕了……大家依然怕並恭敬著他,心驚膽戰的瞧著他的臉色行事,依然——沒有人敢去親近他。
當他是個普通人一樣開幾句玩笑,說些閑話(王爺乃是有一顆蠢蠢欲動的八卦的心咩……)。不為名利的關心關心他,像將領們或者兵士們之間常有的那樣……
可是,就是沒有人來。
王爺在查看地圖到深夜,隨侍恭謹小心的奉上熱茶,又跟見了貓的耗子一樣忙不迭的躬身而退的時候,常常凝思著望一眼那急促又小心的背影,皺著眉頭內心默歎。
作為宸王的貼身高級隨侍,衛塬等幾個一度覺得,王爺臉上經常出現的陰鬱而又寂寞的眼神,是因為缺女人了。
宸王府裏倒是不缺女人,每個王爺房裏都有十個八個看起來像婢女,實際上就是為王爺泄`欲服務的女人,一個個嬌花軟玉一般,各樣風情的都有。隻是王爺本就是個陰鬱的王爺,在男女之事上除了成年之前比較熱心過一段之外,越長大了似乎這方麵的愛好就越淡。
這幾年更是經常視這些女人為無物,衛塬於是又和大管家商量著新換了一批。
——還是無果
再換
——意識到似乎不是這方麵的原因
——可是王爺那偶然出現的,寂寥的眼神到底是神馬原因呢,衛塬他們無解了……
聖上雖然年邁,但也還沒到不知事的地步,太子尚懿的婚事有皇後做主定下了李尚書家的孫女,宸王尚瑄也快到了成親的年齡,聖上便在各家遴選,想找個堪配他的七子宸王的佳麗。
佳麗這邊倒是完全沒問題,可是聽說了消息的宸王卻來殿外跪著,說年紀尚輕,隻以讀書為重,不願意早早娶親,想跟著父皇多學些治國之策,成為父皇的左膀右臂。
天下哪個做父親的聽到兒子又上進又體貼,也會高興的不得了,於是娶親之事便暫時擱下了。
兩年後重提,宸王又有了理由,說太醫診出他有弱疾,不宜早婚,如今調養為要。
聖上年齡愈大,精神照顧不周,見他幾次三番推脫婚事,便懶得管他,暫時先撂下,等以後再說。
這一等就等來了藍喆王造反,宸王反而請纓上戰場,聖上又高興了,太子是國之根本,萬不可親身涉險,但戰亂來了,有個兒子肯替老子出戰,作為老子,聽了還是很高興的,一種有了臂膀的感覺讓聖上考慮了一番之後,還是決定讓宸王曆練曆練。於是就派了他個大將軍,同賴和亭共同掌軍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