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利益誘惑,社會上還存在各種腐朽落後觀念,如何正確對待這些誘惑和觀念的影響,對領導幹部是一個非常現實的考驗。我們共產黨人是曆史唯物論者,並不諱言利益,領導幹部有合理的利益追求也是正常的,但絕不可過度追求個人利益而成為貪欲。黨員幹部通過正當的途徑,謀求生活幸福、追求事業成功、實現人生理想,是值得支持和鼓勵的。但是,絕不能使欲望膨脹,將欲望變為貪欲。黨員幹部如果私欲膨脹,貪圖金錢、權力、美色,就會滑進腐敗之門、踏上不歸之路。
利益是推動人類進行社會曆史活動的動因,紛繁複雜,多種多樣,有個人、他人、集體、國家、社會、人民的利益之分;有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分;有全局、大局、宏觀的利益,也有局部、微觀的利益;有物質利益、精神利益的區別,也有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利益區別,等等。利益觀是對於利益問題總的看法、總的觀點。其中,如何看待和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的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係是最為突出的問題,看法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利益觀,甚至形成根本相反的或者對立的利益觀。堅持什麼樣的利益觀是一個政黨及其成員黨性原則的重要體現。
能否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利益觀是檢驗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黨性是否堅強的重要標尺。共產黨人是唯物主義者,絕不諱言利益。馬克思說過“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每一個社會的經濟關係首先是作為利益表現出來。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政黨,就會有不同的利益觀。曆史上曆來就有“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也”的極端自私的利益觀,也有為人民的幸福、社會的解放而義無反顧、英勇奮鬥的利益觀。中國曆史上的“義利之辨”實質上就是關於利益觀的爭論。這裏的“利”是指個人的私利,“義”則指他人的、多數人的、社會的利益,並稱之為“大義”。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從它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將救國救民的重任擔在了自己的肩上,今天它又將強國富民的重任擔在了自己的肩上,倡導的是為人民的幸福、社會的解放而義無反顧、英勇奮鬥的馬克思主義利益觀,這也是每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幹部必須堅持的正確的利益觀。
樹立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的核心就是要堅持黨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領導幹部能否樹立正確的利益觀是關係到如何掌權用權的一個重要問題。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與普通群眾一樣也是有正當個人利益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從來不否認個人利益、個人抱負、個人追求,但是黨員幹部對個人利益必須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和把握。共產黨員不能謀取製度和規定範圍之外的任何私利。黨員幹部的正當個人利益也必須服從人民的利益,個人的理想、抱負和追求必須符合黨的共同政治理想。黨員幹部的個人利益要融入黨的整個事業之中,存活於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之中,在人民的利益實現的同時實現自己正當的個人利益。同時,也必須認識到,黨員幹部之所以不同於普通群眾,就在於當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的利益發生矛盾時,要無條件地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個人服從集體、局部服從全局、眼前服從長遠,必要時為了人民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直至生命,這是共產黨人處理利益關係的基本原則。共產黨員的稱號就意味著要奉獻。不論社會怎麼發展,對共產黨員來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不能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這個原則不能變。就是說,要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個人利益無條件地服從人民利益,這是共產黨員應當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利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