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2章 水陸大會(1 / 2)

太宗舉辦水陸大會,其實就是為了鞏固皇家地位。

同時,他們也是要給百姓們傳播一個思想。不論是佛家還是道家都好,隻要是能夠讓老百姓老實起來的思想,他都能接受。

如今水陸大會,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苟師三人隻是懂得法術神通,他們對於教義不甚了解。既然不了解,他們根本無法教給百姓東西,那麼如何取勝?

師三人上台講了一會兒,就出醜了,被百姓趕下台。

至於玄奘,他對佛學了解深不可測。最重要的是,他看著就是得道高僧,就算不懂法術,估計人家也樂意相信他。

再者,他也懂得佛法教義,講了《受生渡亡經》和《安邦寶篆》,再講一卷《勸修功卷》,直接就奠定了他的大師地位。

這一講完,無數百姓雙手合十,紛紛跟著念了阿彌陀佛。就算是太宗也是聽了心神寧靜,仿佛精神受到了升華。

這邊是教義的可怕之地,就算不會法術的人,念了那些各種宗卷,依舊能夠起到不同的作用。

這種東西的影響,那是無形的,而且還能夠切實感應到。

玄奘念完經之後,凡人們受教了,普通百姓們覺得自己都精神了不少。他們仿佛被佛法加持,一些精神萎靡的都精神好了,身上有病痛的,都覺得好了不少。

太宗也是覺得神奇,雖然這些佛經沒有師表現出來的法術直觀,但是似乎也並不是沒用。

最重要的是,這種東西能夠鋪開來,讓許多人掌握。

就苟師那種法術神通,按照苟師所言,沒有機緣和賦,那是想也別想的。

學個法術,還要機緣和賦,下百姓何其多,能有多少真的學法術?

況且按照苟師所言,學法術,那是很辛苦的。

太宗合算了一番,覺得玄奘的佛法似乎更有用。跟道教其實也一樣,都是有自己的教派和教義,能夠讓人信奉認可。

但是苟師三人隻會法術,連一篇完整的《道德經》都念不出來,這太過分了啊。

苟師是真的無語了,他們是妖仙,又不是修道士。平時修煉法術都不夠時間,哪裏還有時間去念《道德經》啊。

沒人聽他們辯解,太宗也是不得不讓玄奘成為水陸大會的魁首。同時讓玄奘在水陸大會之上講經三三夜,算是為大唐百姓祈福。

百姓山呼萬歲,同時也是一傳十,十傳百,告訴下人,大唐出了個玄奘,乃是佛門大師。

苟師三人敗了,正準備遁走,打算日後再找玄奘的麻煩。

太宗卻是喊了他們,還有郭青前去敘話。

寢宮之中。

除了太宗之外,就隻有苟師三人,還有袁罡叔侄,以及郭青。除此之外,一個大臣和大將們,都沒有進來。

不過在寢宮之外,秦瓊等一眾國之重器,都沒有離開,他們兵甲加身,隨時都會衝入宮殿之中。

玄奘還在水流大會之上講經呢,結果這邊幾個人就坐在了一起。

太宗看著幾人,心情有些激動,也有些害怕。沒錯,堂堂大唐皇帝的李世民,他也知道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