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城向東六十裏,燕趙兩國的分界線,有趙國五萬大軍駐守在那,依靠險峻的地勢來抵禦燕國。
如今李牧一舉奪下靈壽郡,這些守軍的位置很尷尬,不過李牧並沒有繼續東進,因為他知道,燕國對靈壽郡也很向往,如果自己和這支守軍發生衝突,那麼燕國肯定會立刻出兵,到時候自己不光要麵對趙國,還要麵臨燕國的血盆大口。
白起的天啟軍駐紮在靈壽郡,白起曾經休書一封送到邊境守將王一舟,稱願意以和為貴,希望不要大動幹戈,讓燕國有機可乘。
對此王一舟既沒有答應,也沒有做任何表態,隻是一如既往的守在邊境。
王一舟有個綽號,叫縮頭王八,這樣的人最適合防守不過,而王一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從擔任邊境守將,七八年的時間一點差錯也沒有出過,為人太過小心謹慎,但這並不代表他膽小。
這段時間,王一舟守軍的糧草等都是李牧供應,份額一如既往不便,這讓王一舟十分無奈,難道李牧想收編自己嗎?
這一天,王一舟巡視在軍營內,忽然聽手下稟告,稱有邯鄲的信使到了,狐疑之下,王一舟立刻接見了這幾人!
“見過王將軍!在下奉大王之命,特來給王將軍傳旨。”信使身穿最普通的百姓衣服,相貌平淡無奇,估計也隻有這樣才不會被發現,畢竟靈壽郡現在已經改名換姓了。
說著,這位信使從懷裏麵掏出一封密信遞給王一舟。
接過密信,王一舟看了起來,不過內容卻讓王一舟大吃一驚!
密信上所言,讓王一舟配合趙國援軍,裏應外合,不能讓李牧將靈壽郡的糧食收獲。
在王一舟看來,這個出謀劃策的人固然有些才能,但卻絲毫不了解靈壽郡的情況,如果自己敢和李牧作對搶收糧食,那麼李牧絕對會不顧一切的將他這幾萬人扼殺在這裏,介時燕國出兵趙國,那絕對是一場無法想象的噩夢!
“來人!帶信使大人下去休息,好好招待。”
等信使下去後,王一舟迅速召集手下一幹將領議事,將密信上的內容說了出來。
這些將領都是王一舟一手提拔上來的老人,所以說話沒有任何顧忌,其中一人想了想了,勸道:“將軍,大王這旨意不可聽!我們現在的位置正好處於李牧叛軍包圍的狀態,如果發生爭執,我想李牧不用刻意來攻,隻需要斷了我們的糧草就可以,到那時候我們就慘了。”
其他人也是紛紛讚同的點點頭,正如王一舟猜想的那樣,和李牧作對,風險太大,退一步講,自己根本不可能帶兵和李牧作戰,那樣豈不是把邊境的大門敞開,讓燕國進來?
如果是那樣,那麼王一舟就成了罪人!
“將軍!你拿個主意吧,我們是照做,還是裝作不知道?”
“對啊,如果裝作不知道,那我們就立刻做了拿個家夥。”
王一舟笑了笑:“好好招待拿個信使,然後讓他回去複命,有一句話講得好,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王某人無意背叛趙國,也無心歸降李牧,隻求守好這扇門就行了!”
“我們誓死追隨將軍!”
~~~~
東堂,眼看就是秋收的季節,李牧心裏前所未有的高興,如今他的隊伍擴張的很快,等靈壽郡這一季的糧食收上來,那麼李牧就有本錢再擴充一個軍團,介時揮兵南下,定然可以一舉推到邯鄲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