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曹操獻刀(1 / 2)

董卓的暴行漸漸傳出了京城,為天下人所知,早在董卓入京前就回到渤海的袁紹知道這一切後,心中也有所不忍,於是,他給司徒王允寫了一封信,然後秘密派人送到了京城。

這封信的原文如下:

董卓賊臣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紹今集兵練卒,欲掃清王室,未敢輕動。公若有心,當乘間圖之。如有驅使,即當奉命。

意思是說,董卓這個亂臣賊子,隻要說起他,人們心中憤恨得足以讓人連話也說不出來,他不但違背天意,另外擁立了一個皇帝,所作所為,更加令人發指,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而後快!對於這些,如果我袁紹不聞不問,就不是一個心懷國家、期望報效漢室的忠臣。如今袁紹雖然勤於練兵,有掃除王室亂臣的想法,但是僅憑借我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想要求王公一同為漢室盡忠,如果王公的想法和我一樣,那麼就請王公找準機會,及時下手,我袁紹在此等候你的命令。

從這封信可以看出,袁紹也是一個極具政治抱負的人。董卓施暴,已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情,如果他能出麵參與除掉董卓,那麼他就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動地位。

做為一個政治家,袁紹有這樣的打算不足為奇,當然,也不能排除袁紹作為一個政治家之外的凡人角色,畢竟董卓的很多行為已經足以讓任何一個人性尚存的人感到憤怒。

王允接到袁紹的信後,心中十分猶豫,說到董卓,他自然一樣恨入骨髓,但是,董卓勢力龐大,兵強馬壯,貿然和他相抗,無異自取滅亡。王允認為,袁紹人在渤海,兵馬調動非常麻煩,所以必須求得京城內官員兩相呼應,也許能夠誅殺董卓。

這天去上早朝之時,王允意外地發現今日以前的漢室舊臣差不多都在這裏,趁大家還在閣子裏等待上朝,王允趁機對他們說道:“今天是老夫的壽辰,大家晚上都到我家裏聚一聚,喝杯薄酒盡興。”

王允是朝中老臣,大家都非常給麵子,當下都說:“既然是王司徒的壽辰,我們一定準時趕到,不讓司徒失望。”果然,到了晚上,白天答應來賀壽的老臣們都趕來了。自從董卓廢帝以來,大家都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今天趁王司徒壽辰,也好和大家喝幾杯小酒,放鬆心情。

待大家各自坐好之後,歌舞便開始了,大家看著歌舞,相互敬酒,氣氛好容易活躍了一些。

幾個曲子過後,歌妓都紛紛退下去了,這時,王允才端起酒杯,想敬各位一杯,看著眼前這一個個熟悉的麵孔,都曾經為漢室效力,而今在董卓脅迫下共事,人人都惶惶不可終日,他不禁悲從中來,掩麵大聲哭泣。

大家見狀都嚇了一跳,忙問王允道:“司徒,今天是你的壽辰,是大喜的日子,為什麼忽然哭了起來啊?”

王允眼裏噙著淚,苦笑道:“今日哪裏是老夫的壽辰啊,隻是老夫想和大家敘敘舊,又害怕那董卓老賊起疑心,禍害了大家,所以才對外謊稱是老夫的壽辰,請大家來喝杯薄酒。”

大家聽了,心裏都不好受,現在居然連官員們坐在一起喝喝酒,也會被懷疑為造反,這樣的日子如何過得下去啊!王允接著說道:“剛才看著大家,不自覺地想起以前我們在一起共事的日子,大家一起為漢室效力,好不快哉。但是,如今董卓掌握了朝中大權,非但將我們視為玩偶不說,更是殘害先帝、太後,眼看著漢室江山社稷發發可危,老夫心中悲傷,所以忍不住哭泣。”

此言一出,眾官更覺前景一片灰暗,不禁紛紛痛哭起來。轉眼間,適才歌舞升平的景象,變化為哀聲一片,讓人看了心裏好不難過。

忽然,在這沉沉哭聲中響起一陣笑聲,其笑聲之大,簡直蓋過了哭聲,使得眾人紛紛抬頭來看。

卻見發笑之人竟然是曹操,他坐在一個角落,正拍手笑道:“大家一起哭吧,看哭到明天早上,能不能將那董卓哭死!”

王允聽了這個話非常生氣,他指著曹操說道:“先帝待你不薄,現在漢室江山變成這樣,隨時都可能被亂賊顛覆,你居然毫不悲傷,還在一旁發笑,到底是什麼意思!”

曹操看著王允,笑道:“我笑並不是我為董卓得勢而高興,我笑是因為這滿座文武官員,居然沒有一個人能夠想出一個計策,將那董卓老賊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