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慶畢竟已經很久沒有到過項國了。現在項國是什麼情況,那片山林是不是還是糜家的,其實還很難說。
因為誰知道這十年間,糜家有沒有把那片山林轉手出去。
所以第二天,秦心便帶上幾名仆隸,一起來到了項國。
天剛蒙蒙亮,秦心便出發,然後大概上午十點的樣子,秦心才來到了項國。
倒沒有急著去完成什麼任務,反倒是,秦心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來旅遊參觀的。
項國,又稱項子國,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國了。全國上下,似乎隻有一座城邑,而且縱橫不過千。
一般像這種小國,通常都是被大國欺負的對象。而且往往是那種大國在外麵打仗打輸了,然後路過順手滅掉,以對內交代的那種可憐蟲。
‘以對內交代’是什麼意思,簡單地說,就是一名將領,或者是某位國君之前誇下海口,要去打誰,結果沒打成或者是打輸了,這時候,為了避免國人不滿,就要有人出來背鍋,或者是要做點什麼事情出來,以彌補自己的鍋。
分兩種情況:第一種,如果是沒打成,損失不大,那以對內交代就是氣找不到撒的地方,回來的時候隨便找一個可以撒氣的地;第二種,如果打輸了,損失很大,那領兵的主將甚至是要自己自裁以死謝罪。
因此說實話,這個時代的將領,並不好當。因為有可能你打輸了一場仗,回到國內,國君就會跟你說,你以死謝罪吧。而為了不被殺,那立功就很重要了。
如果回來的時候能把一國的都城送上,而且是做得‘有理有據’、‘讓人信服’,那國人肯定就不會對你有意見,而且,你也更不用擔心回去後被國君哢嚓掉。
不過說真的,你隨隨便便地滅掉別人,其他國家肯定也會有意見就是了。所以,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也不乏一些中等國,拿小國出氣然後滅掉了小國,結果卻惹來了大國不滿,大國又把中等國的國君囚禁起來的情況。
秦心覺得——項國未來很可能要走的便是這條路。而至於那些‘有理有據’、‘令人信服’。說實話,都是可以自己隨便捏造的。在這個消息閉塞的時代,你既可以說是他先動的手,也可以說是他先動的手,都是很難找到證據的。當然,大家也不蠢,基本上是誰先動的手,大家早就自己心知肚明。所以這時候,拳頭大不大,就很重要了。拳頭大,那就是別人先動的手;拳頭不大,那你無論說得再多都沒用。
來到項國,項國目前國內的發展,似乎跟秦心的鄭邑差不多。
要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大,隻需要看看國都的人的日常生活便知道了。
跟上蔡的人來人往,買賣糧食布匹的人絡繹不絕不同。項國的國都在秦心看來,似乎也就隻比秦心自己的鄭邑要好上那麼一點點。
這絕對不是因為項國本身就這麼弱,隻能說,大概是項國的國君不善經營。
天下諸侯數百家,有做的好的,自然也有做的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