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嫡庶之爭(1 / 3)

公開和潛在勢力的一一被殲滅,新王朝的日漸鞏固,劉邦並沒有因此感到絲毫的輕鬆。任重道遠,他要幹的事太多了,削藩,對付朝中的驕兵悍將,長期戰爭留下的爛攤子,而最讓他頭痛的是太子的選擇。

其實劉邦早已立了太子。公元前205年,呂雉生的兒子劉盈就被劉邦立為太子。但劉盈生性懦弱仁厚,劉邦看他越來越不順眼,常說劉盈不像他。呂雉年老色衰,她從楚營回來後性情大變,越發潑辣狠毒,劉邦對她越來越無興趣。戚姬年青美貌,能歌善舞,極受劉邦的寵愛。愛屋及烏,對戚姬生的兒子如意就另眼相看,覺得他最像自己。

戚姬進宮剛懷了如意,呂雉就向她下毒手,被偷偷溜進宮的韓信所救。戚姬向劉邦哭訴,呂雉被放逐,成為項羽的俘虜。戚姬與呂後的仇結大了,戚姬知劉邦歸天後,自己落到呂雉手上將生不如死。母以子貴,如意若成為太子,自己才能逃脫這厄運。

戚姬天天在劉邦耳中吹枕頭風,撒嬌賣乖,死纏爛磨,劉邦漸漸被她說動,就決定廢劉盈,立如意為太子。劉邦不斷在親信大臣和將領中吹風,試探大臣的意向,減少廢劉盈立如意的阻力。朝中有心人這時都感到,劉盈被廢已箭在弦上。

呂雉感到恐懼,劉盈若被廢,她皇後之位遲早也會被廢黜。新仇舊恨,呂雉怒火中燒,咬牙切齒地罵道:“都是戚姬這賤人搗的鬼,有一天她若落到我的手裏,我要她嚐盡天下的酷刑,把她變成‘人彘’!”

恨歸恨,呂雉決不會束手待斃,她連忙把審食其傳進宮商量對策。

審食其早察覺到劉邦要廢長立幼,他與呂後商量後,就以呂後之名勸說朝中大臣阻止劉邦的廢立,有一高人對他說:“留侯張良善出奇謀,皇上最信任他,若能說服張良出麵阻止,這事才會有轉機。”

審食其心領神會,就對呂後說:“為今之計,隻有請您哥哥建成侯呂澤出馬,向張良施加壓力,逼他向皇上進言反對廢立,才會扭轉乾坤。”

呂澤責無旁貸,劉盈的太子地位關係到呂氏一門榮枯,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一條藤上的瓜。呂澤急忙趕到留侯府,見大門緊閉,門可羅雀。

張良來到長安後,就以體弱多病為由,在府中修練“辟穀”之術,閉門謝客。張良深明功成身退之道,準備一步步退出政壇。

呂澤心如火燎,用力拍動門上的銅環,大門一側打開一個小窗,一名仆人伸頭出來問:“您是誰,有何要事?”

呂澤遞上自己的名刺,急忙說:“我是建成侯呂澤,有大事求見張大人,事關天下安危,請張大人垂顧。”

“呂大人請等一等,我這就去通報。”仆人聽呂澤說得嚴重,急忙通報張良。

良久側門打開,一名身穿長衫管家模樣的中年人從側門走出來,他躬身對呂澤說:“侯爺請隨我來,先生有請。”

呂澤謝過管家,跟隨他走進府中,來到大堂。張良站起來拱手說:“呂兄大駕光臨,蓬蓽生輝,呂兄請坐。”

兩人寒暄一番後,呂澤就一針見血地說:“國將不國,先生仍閉門修道,何其自私耶!”

張良愕然說:“此話如何說起,請侯爺指教。”

“先生不知道?皇上要廢太子!立戚姬的兒子如意為太子。您是皇上最信任的謀臣,怎能抱頭酣睡?更換太子,必然朝局大亂,關外異姓王若趁機作亂,我們還有好日子過嗎?”

劉邦要更換太子張良早有耳聞,張良認為這是劉邦的家事,疏不間親,自己參與其中沒有好處,就裝聾作啞。如今呂澤殺上門討策,隻好說:“以前爭天下,皇上在危急之中采用了我的計謀,如今天下安定,由於偏愛小兒子,要更換太子,這些至親骨肉之間的事,即使有一百多人進諫,都不會有益處。”

呂澤說:“先生智謀通天,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您一定有辦法的,請不吝賜教。”

張良低頭深思,說起來他也不讚成更換太子,隻不過不想摻和其中。

呂澤見狀就要挾說:“我是受了皇後的指令來找您,您不給我出個主意,我就賴在您這裏不走了。”

張良不禁苦笑,呂雉被逼急了,不替她想個辦法,必然糾纏不清,想了想說:“這種事情是很難用口舌來爭辯的,需要另出奇謀。現在有四位天下聞名的碩儒學者,年紀都很大了,皇上曾多次請他們做官,他們都拒絕。他們認為皇上對人傲慢,寧願躲藏在山中,也不做漢朝的臣子。雖然如此,皇上依然很敬重他們。”張良孰視呂澤半晌說:“現在您讓太子寫一封信,言辭要謙恭,要不惜金玉壁帛。並預備安車,再派有口才的人懇切地聘請他們輔助太子。他們來了以後,你們要把他們當作貴賓,讓他們時常跟隨太子入朝,讓皇上見到他們,皇上一定會感到驚異並詢問。一問之下,皇上就知道這四名賢人是太子的人,太子的地位就有了保障,對太子幫助會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