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不可謀(1 / 2)

第七十四章

不是難事,所以做了。做著做著,便放不下了。

兩府的婚禮如火如荼,在同一時刻開始拜堂,高朋滿座,觥籌交錯,直至戌時才差不多全然結束,好容易安靜下來。軒王與閔王送走最後一批賓客才各自去了喜房,得償所願,一天也算圓滿過去。

夏俢染在回府的馬車上閉目小憩,狹長的眼,細薄的唇,如玉的肌,涼薄的笑。蘇懷池應該已經去府上走過一趟了,也難怪那女子不需要他噓寒問暖,早早拒絕他的探望。倒也無礙,時間多得是,可徐徐圖之……

馬車外涼薄的月光透過稀薄的雲流淌在地,無故給秋日增加了幾絲刺骨的寒冷,今夜,人、事、物皆在悄悄起著變化,仿佛曆史的浪潮,推波助瀾,洶湧澎湃,勢不可擋。

——

夏修宇獨自坐臥與榻上,隻著了件雪白裏衣,左臂從衣服中褪出,肩頭上纏著一圈繃帶,似是陷入沉思。今日午時自軒王府離開後他徑直回到自己府上,沒有接著去參加九弟大婚,原本就是對立的幾方,去不去都隻是個形式,什麼都改變不了。

從寒古閣離開後,他飛身出去換了身衣裳,然後回到原地,正好碰見雪妺之和她的小丫鬟扛著易靜姝往更偏的方向走,他在離開之前就有了利用易家渡過難關的想法,所以便跟了上去,於是就有了之後眾人看見的那一幕。

外公的事已經東窗事發,自己與謝玲的關係父皇也了然於胸,三哥,自己,九弟,他們三個人之中,就屬自己的後台最為薄軟,母妃不過是個婕妤,外家之前還能給他帶了些利益,現在卻是累贅,他不是忘恩負義之人,但要是讓他做出選擇,夏修宇首當其衝會保全自己,易靜姝便是最好的工具。

哪怕做不了太子,當不上皇帝,也必須保證無性命之憂。這是夏修宇的底線。

抬手觸碰剛剛包紮好的傷口,微微的疼痛出來,夏修宇卻甘之如飴,要不是這一下,他此刻應該早就下了大牢,聽候發落吧。雪妺之,往自己身上捅的那兩下當真讓他自歎弗如,果斷狠戾,當機立斷,甚至是孤注一擲。原本以為不過是個被寵壞了的小丫頭,連做花瓶的資格都沒有,唯一的用處不過是連接佚兮公子的踏板,如今看來,是他想錯了,雪妺之的可取之處,絕非自己現在發現的那一星半點。

夏修宇現在能動用的人力不多,整座王府恐怕都已經讓皇上給監視起來,所以他想要找出早上擄走自己的人,還需要依靠外公養的私兵,數量雖然不多,但聊勝於無,總歸是要查出點什麼的。

細想今日之事,若是沒有雪妺之這一道變故,局麵又會是怎樣的血雨腥風,夏修宇不由冷汗涔涔,幕後之人城府太深,而且絕對是個可怕的勁敵。哀歎一聲,奪位無望,他現在隻想早日娶了易靜姝,尋得庇佑方為上策。

纏綿的秋雨已經停了幾天,給各地水災有了些許緩氣的機會,四方勢力趁此紛紛動作,各有目的,各不罷休。

皇上得知軒王府那日的事後,免不了一番大發雷霆,連帶著之前的事,數罪並罰,收了他所有權力,雖保留爵位,卻形同一個庶民,隻當得閑散王爺一名。

罰是罰了,縱使丞相再不願意,皇上還是將易靜姝賜婚給了宇王,當時眾目睽睽,不管易靜姝清白何在,都已經算是宇王的人,變更不了。丞相也懂得其中厲害,若是靜姝不嫁宇王,怕是後半生唯有長伴青燈。

他已經知道了鄭氏母女那日的行徑,要不是鄭氏總是在背後亂來,靜姝又如何輪到此般田地?越想越氣,丞相幹脆禁了鄭氏的足,在靜姝出嫁之後才能放出來,以防她又搞出些幺蛾子,禍害易府。

皇上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裏肯定已經對他產生芥蒂,娶妻娶賢娶妻娶賢,當初鄭氏的賢良淑德莫不都是騙他的?易丞相心中老淚縱橫,隻想著二十多天後暮啟與天龍前來朝拜時表現的好些,重新贏回皇上的信任……

轉眼便是十月,風不再含蓄著徐徐而來,現在隻一陣寒過一陣,偶爾飄來的風中還能嗅到淡淡的血甜,每每如此,百姓無一不關緊閉門窗,心中還在為那三十多條人命唏噓,盼望著他們的靈魂趁早離去,不要再彌留於錦涼城內,弄得人心惶惶。

董家一府三十多人因董春輝一人貪贓枉法,苛待百姓,以次充好,導致上萬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故而於五日前被壓至錦涼最為寬闊顯眼的街口處斬,要說有人幸免,自然是沾親帶故的四皇子宇王和其母董婕妤,隻不過二人的境遇也好不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