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不情願我也參加了作弊。反正老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班的總評分如果上不去對老師不利。感情當然也虛偽,男生女生來來往往上公園看電影蹦迪蹲網吧……表麵上打得火熱,其實誰也不當真,相互之間就是玩戀愛遊戲,誰當了真誰肯定倒黴。我有時候也跟著玩,我可不是傻子,我才不當真呢!
與(二十歲左右的美眉。筆者在公園裏有幸聽到二人對話) :人生一世有什麼比活得舒坦更重要?除了舒舒服服活著,我不關心別的事。什麼藏羚羊瀕於滅絕跟我有什麼關係?
:是呀,生態平衡不平衡我們能怎麼著?一百年以後的事我們管它幹嗎?
:有人還真當回事,成天大喊大叫,我覺得挺可樂。我就顧自個兒。別的沒興趣。嗨,考大學也那麼回事,考上又怎麼著考不上又怎麼著?
:博士生讀出來不也是找地方打工掙錢?外資公司月薪五千六千是到了頂了,拿到這份兒的能有幾個?女孩子更不易。
:女孩子的最佳出路我看是尋個好老公。你原先那個目標咋樣,沒變嗎?
:換了一個。就是年歲大。錢可有的是。
:老一截子沒事,老丈夫都疼小媳婦。嗨,有錢就行!
:前不久認識了個英傻老外,西班牙留學生。可惜衣兜裏錢不多。
:那也是一步棋。跟著出國挺美的。
:老外的心活,容易變。
:管那麼多幹嗎?能走趕緊走,出了國再說。你要是不想進行,不如介紹給我。
:你的男朋友不得宰了你!
:嗬,我跟他玩兒可沒拿他當回事。我的目標跟你一樣,踅摸個事業有成的闊老公。
陸冰川(男,高二) 我們班的一號闊佬兼酷哥李大寶追美眉大功告成。追到手初中部第一美女馬麗,馬麗長得有點像韓國明星金喜善。上周六李大寶包桌請客慶祝勝利,去了十幾二十個同學,席上鬧得跟港台電影裏喝訂婚酒一樣,碰磁啦交杯啦叼蘋果啦豬八戒背媳婦啦全出台了。我也在場,我覺得太過轍兒。可是不少同學特別羨慕特別眼熱。有個哥們兒追過馬麗,這哥們兒說,論酷論帥咱跟李大寶半斤八兩,美眉飛了,是咱沒攤上個富老爸……
李潔(女,高三) 我向往忠貞不二的古典式愛情,可現實社會裏似乎找不到。初三時我喜歡過一個男生,他的情詩寫得特打動我。他經常約會我,我從不拒絕。我跟他上公園跟他滑旱冰跟他坐咖啡館跟他看電影我感到非常幸福。可是五個月後全完了。一次很偶然地,我發現他給不下三個女生寫同樣的情詩。我太難過了,我對他是真心的。我躲在自己屋裏哭,我徹夜不眠我想吞安眠藥……我小姨媽是我的知心朋友,她說小潔你別犯傻,為那個破男生去死,值嗎?!她還說,小潔你記著,如今這年頭,根本沒有值得用死去換的愛情!小姨媽的話我聽進去了。我漸漸平靜下來。從此我變了,變得非常冷漠。我再不願跟任何男生來往。我看透了,男生比女生花心,不求天長地久隻求一時擁有就是他們喊出來的。喊得還理直氣壯。我對這話十分反感。我小姨媽對這話也反感。我小姨媽三十二歲還不交男朋友,她說遇不到值得交付終身的人,她寧願就這樣下去,做個單身女貴族挺好。我想我將來也會走她這條路吧 煥然(男,高一) 從小學到中學,我周圍談情說愛的事太多了。小學四年級時,有個留緣生選上中隊長,也許您不信,這家夥自稱“玫瑰王子”,追女生沒夠。那幫女生偏偏欣賞他圍著他轉還爭風吃醋。有個女生竟然當眾宣布心屬玫瑰!當然,這些事都瞞著老師,班主任完全蒙在鼓裏,也不會有人_告密。我對這類事特惡心。從小四到現在六年過去了,我一直不和任何女生單獨來往,原因就是我特別厭惡周圍的談情說愛。
冬梅(小保姆,十七歲) 我家在山區。我上完初一到城裏打工。家裏窮。山區的學生不像城裏,男生女生很少單獨來往,有來往也特別隱蔽。尤其女生,太浪漫了名聲不好,將來難找婆家。我來城裏三年了,伺候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人特別好,讓我跟她的孫女一起學文化,今年我能讀完初中課程。
春節我回了趟家,原先同班的十九名女生有四名出嫁七名訂婚都經過媒人。繼續升學的隻有兩名。我們山區的女孩子上學很不易。春節那幾天媒人來給我提親,我不同意,我打算自修完高中課程之後讀電大。我十七歲了,我可不想隨隨便便打發自己的青春。外出打工的女孩上當受騙的不少,得特別小心。我若遇到誠實可靠談得來的男孩,也可以交朋友。
從湖北鄉間到津門打工的這對年輕人結為伉儷。
馬莎莎(女,高二) 我覺得一個班級的風氣好壞,女生起著關鍵作用。我這看法當然有根據。高二兩個班,我們(一)班就好他們(二)班就差。談朋友搭伴那類事(二)班半數學生卷入,我們(一)班幾乎沒有。原因是以女生班長肖鈿為首的我班女生特齊心特團結。剛上高一時,有那麼幾個男生躍躍欲試追求女生,可女生都聽肖鈿的。肖鈿又聰明又正派,她建議被追求的女生先甭表態,仔細觀察那男生十天。結果,才過了七天,被追求的女生就搖頭說“不”了。我想我的看法沒有錯,如果班裏女生談吐文明好學好問喜愛高雅藝術,男生肯定會努力與女生取得一致——這可是我的切身體會。
周蘊煒(男,大一) 青春萌動是自然現象,應當順其自然。強壓或限定年齡都不是好辦法。發生問題的原因在於少男少女缺乏責任感,不考慮後果。為此,教育應加大力度。中學時我曾向對我表達感情的女孩明確地說:我沒有同樣感覺,讓我們做朋友吧。我想我對她這樣說是負責任的。在我就讀的第一中學,男女同學深層來往較少,心思都用在學習上。理想填補了青春萌發帶來的苦悶,即便有個別深層來往,也不能影響學習。所以,理想的樹立對於少男少女十分重要。論及前衛行為,我個人的看法是,它反映了某種社會心態,屬於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出了問題自然由個人負責。我認為對前衛行為無批判的必要,卻應當進行引導。
【組合之六】祝你平安 過去的誓言就像那課本裏繽紛的書簽/刻畫著多少美麗的詩可終究是一陣煙/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兩個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羅大佑《光陰的故事》,流行於20世紀90年代 京華女校心理谘詢室在教學樓對麵的平房裏,教學樓和平房中間隔著操場。穿過操場時校園裏很安靜。車老師說得在上課時間拜訪苗老師,課餘他忙極了。
拜訪苗老師是車老師的另一安排。
苗老師身材中等,年齡不足四十,眼神機敏一這眼神似乎是心理學研究者的特色之一。苗老師說請坐。
屋子很小,隻能容納一張辦公桌兩隻小沙發,音響和書架采用懸吊式。沙發前的小茶幾鋪著綠絲絨台布擺著插有雛菊的陶罐=一幅描繪星空飛翔的女孩的油畫醒目地掛在迎麵牆上。
“挺溫馨的地方。”我問,“開業多久了?”
苗老師答:“一年半。學生們喜歡這小屋的情調,此地絕對放鬆。來谘詢的人不少,得預約。課間串門擠得滿滿的,來晚了隻好站在門口”話語間流露出自豪。
車老師說:“你們聊吧,我那邊有點兒事得去處理。”
有關《青春百年巡》的構想車老師對苗老師談過,我請苗老師就心理谘詢工作隨意發揮。我說我的任務是記錄。
跨世紀的這一代中學生,信息量遠遠超出他們的父輩。有人做過統計,公元20世紀90年代的中學生比公元20世紀80年代的中學生信息量高出一百三十倍。影視、書籍、報刊,尤其是新興的電腦網絡,太厲害了!
生活條件遠遠優於他們的父輩,營養充足致使生理發育提前——此處指的是質變,例如女孩子月經初潮普遍提前一到兩年。信息量猛增與生理發育的提前促使著他們對青春愉悅的渴求,並且敢想敢幹。於是許多令長輩吃驚憤怒恐懼不安的事,程度不同地出現。
對於教師和家長,這是個令人頭痛的新課題。
如何麵對這新課題?我以為首要的是認識當今社會發展的特點。認識了社會發展趨勢,才能理解跟隨這個大趨勢成長的一代少年。跟隨社會趨勢,是任何時代少年成長的必然。
有人稱這輩少年為“酷生代”,倒也形象。擁有大量信息,環境寬鬆自由,他們與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少年大不一樣,甚至有天壤之別〇 舉個例子。某學生丟失東西,報告了班主任。過去的做法是班主任下令全班同學在教室中靜候檢查。現在可不行,學生們會提抗議:本人的隱私權不容侵犯!
“酷生代”的青春感情已摻入不少西方理念,他們十分讚賞西方這句話:你沒有魅力所以你沒有男(女)友。部分前衛少年把性解放作為發揮自我的標誌之一。
歐美諸國,孩子過生日會收到若幹異性朋友送來的花及指向性明顯的卡片,父母則喜笑顏開地說,我的孩子很有魅力!同樣的情況卻會把我們的家長嚇壞,惶恐萬狀地設法阻撓。
兒女們反感這種態度,於是乎父子母女衝突日漸明顯甚至發生爆炸性的事件。
所謂“代溝”,即是價值觀念的衝突。小一輩的反抗體現著他們對隱私權、言論權、參與權的要求,體現著他們自主自重的心理發展。他們正跟隨時代車輪前進,這是件好事!
一次,荷蘭女學生到我校參觀交流,有個女孩問我們的女生,你有男朋友嗎?我們的女生說沒有。那荷蘭女孩瞪圓雙目大為驚訝地啊了一聲。又一次和日本學生聯歡,某日本女生向我們的女生介紹她的男友,並問,你的男朋友來了嗎?被問的女生說,還沒有男朋友。
這兩名被提問的女生向我談起這件事時,都覺得丟份兒。其中一個說,真想當場抓到一名男生,好對那位日本女生說,他就是我的男朋友!
這女生氣憤地告訴我,父母不允許她有異性朋友。她說,初中那會兒她和班裏幾個男生出去玩,不想被媽媽發現。爸爸媽媽嚇死了,說一不二讓轉學,轉到女中。她說她不是不喜歡女中,可她特別反感父母的強製做法。為此她半年不跟父母說話。
她們可是振振有詞,辯鋒尖銳得很。她們說,合理化感覺被強製,什麼年代了,也太封建了!她們說,父母的做法是侵犯人權,侵犯交往權。
父母方麵,卻也能舉出若幹少男少女在交往中,因不負責任的及時行樂所引發的、出了圈的、後果不堪的例子。長輩們的憂慮也有他們的根據。
開放,自主,自擇,是曆史的大趨勢,是新一代少年的進步。但必須看到現實生活裏的陰暗麵:物欲橫流,及時行樂,極端利己主義,對感情不負責任,以及種種道德低下的時髦做法,都會給少年男女帶來惡劣影響。
如何能做到既維護前者又杜絕後者,確實十分令人頭痛!
有位高中女生對男朋友問題十分關注,常來找我探討。她說,我明白老師家長講的大道理,學生應以學習為主,我太明白了!可我控製不了自己——我喜歡初中同班的一個男生,他請我看過電影,他有點兒像當年的孫道臨,外表挺帥。電影院裏,他的手和我的手在椅子扶手上互相靠攏。手挨著手的那種感覺讓我感到幸福……真的,幸福得頭腦發暈。我爸我媽不知從哪兒有所耳聞,二人明確表態:送我到女校就為了隔絕那個男生。不行,我老是想著他,上課下課吃飯……每天做夢都夢見他老師您幫我想想辦法吧!
我對她說決定權在她自己。我說,我認為和老同學見麵,隨意聊聊天沒什麼了不起。可以在交流中觀察了解老同學嘛!隻是有一條不知你是否做得到?那就是自控。所謂自控,即保持女孩子的尊嚴,不隨隨便便與男生親熱。如果能夠做到,我不反對她和老同學見麵。
半年後這女生又來找我,請我幫忙想法和那男生分手。我問,不是日思夜想嗎?怎麼要分手呢?她苦著臉說,咳,見了好多次麵,聊了好多次天,開頭還挺帶勁,慢慢發現這人嘴特貧,瞎政瞎吹,講不出一點兒正經玩意兒。越聊越沒意思。這人跟本不是我原先想的那樣。我笑道,小孫道臨,挺帥的男生哪!她說,純粹是個扮酷的主兒!他不是我要的男孩。我說,決定權還在你自己。老同學嘛,注意別傷了他的自尊。這女生如釋重負地說,那當然。
一次,某女生提著一台小錄音機到心理谘詢室,進門坐下後說,老師請欣賞音樂!錄音機立時響起流行歌曲。一曲終了女生問我,老師知道歌名嗎?我答,《風中喊你千百遍》,演唱者香港歌星王力宏。女生鼓掌道,想不到老師還挺在行!我說不敢當,熟悉這類歌曲是為了加深對你們的了解。這女生聽了特別激動,說,現在我可以把老師當自己人,對老師講心裏話了。
這女生是追星族。迷戀對象正是近兩年來喊起的香港歌星王力宏。這女生滿世界搜集有關王力宏的一切資料:磁帶、光盤、照片、報刊雜誌文章、小道消息及新聞報道。她的房間裏貼滿了王力宏的照片,她對王力宏的演出曲目、演出情況、聽眾反響、個人履曆、生活習慣、人際關係、飲食起居、興趣愛好乃至生辰八字了如指掌。她每周給王力宏寄出一隻精美的淡紅色信封,用最優美的文字向他傾訴心中的愛慕。她幾乎每晚夢見與他同台唱歌,跟他泛舟湖上,和他花園相會……甚至夢見自己披著婚紗同他站在教堂裏……明知這種愛情不現實,不會有任何結果,可她不能擺脫這份癡迷。近些日子她已經無法壓製感情熱度,打算拋下一切到香港去,隻要麵對麵看一眼王力宏,對他說她愛他,說過了就是死也甘願 我對這學生說,我很感動,因為你把老師當朋友訴出了心裏的苦悶。我說老師願意和你一起聽王力宏的歌,一起分析眾小女生怎麼就被這小酷哥迷得顛三倒四。我說老師願意和你一起分析青春偶像、青春宣泄和青春夢……之後你自己再拿主意是不是離家出走……
類似情況不少,初中部尤其初中二年級學生為最。網絡交友目前頗為風行,數名初二生曾先後向我谘詢:她們陷入火熱網戀,可否與網上男友會麵?
我向他們提出幾種可能性:一、網絡世界是虛擬世界,現實生活中也許根本不存在你那位網上知己或網上戀人。二、即便存在,與你希望的也許有很大出入。存在著,並與你的希望相符者不能說絕對沒有,但你與他相遇的機會隻有千分之一。三、網絡交友隻是一種科技遊戲,參與遊戲的人扮演著各自設計的角色,揭去遊戲外殼,遊戲的浪漫有趣就?不複存在了。是否與網上男友會麵,我讓她們自己拿主意。我認為把主動權決定權交給她們有利於她們的成長——她們應當學會正確地把握人生選擇權。
我曾在某校心理課堂內做過這樣的實驗,學生們參與以下情況設定:生命隻剩二十四小時,允許做五件事。請寫下出自真心的最後安排。
多數同學能把對親人的關愛,對朋友的期望放在第一位。但也有這樣的安排,生命結束前要做的五件事是:一、炸毀我上初中的那所學校,它是我的一場噩夢。二、足吃猛喝我沒吃過的山珍海味。三、穿上最高檔的意大利名牌服裝。四、和女朋友在一起盡情尋歡作樂。五、尋歡作樂之後給女朋友一杯毒酒我活不了她絕不能獨自活著。
這樣的最後安排確實令人心驚,它反映了當代少年在做人上存在的問題。實際生活中,校園凶殺案不正是做人問題出現了偏離嗎?有位在美國某大學執教的朋友告訴我,前些年他們學校願意接受中國學生,現在態度變了,校方覺得中國學生雖刻苦用功,卻缺乏信譽和真誠。獎學金拿到手就飛了。團隊協作精神很差。個別學生甚至弄虛作假,犧牲朋友利益達到個人目的。
這也是做人問題。現在不少招聘單位錄用職工的標準,首要條件是責任心,其次是團隊協作精神,之後才看能力與學曆。如何做人?做什麼樣的人?依我看,是新形勢下每個少年必須重視的問題,它關係到每個人的前途。
做人有了方向,青春感情才不至偏離。一個情操高尚的人絕不會讓女友殉葬,說出我活不了她也不能再活這樣卑劣的話。
青春發育階段在人的生命曆程中很重要,平安度過的少年,他的人生發展基礎相對良好,他未來的事業,他的婚姻、家庭都會因此獲得較高質量。
平安度過離不開成年人的引導。因而長輩們必須加緊步伐接受新事物,重視審視自己和晚輩少男少女。隻有如此,其引導方能被接受並發揮作用。
下課鈴響。苗老師說:“高二(二)班下節課有學生預約谘詢,咱們就聊到這兒吧。”
我起身告辭。苗老師送到門外。隻見幾個女孩長發飄飄地朝心理谘詢室飛奔而來。谘詢室裏隨即響起了浄鍬的曼陀鈴聲。
我走著,從奔跑跳躍嬉笑喊叫的女孩子們中間穿過操場。我那麼真切地感受著她們散發出的、激蕩在校園裏的青春熱力。我聽見甜美的女孩嗓音在唱: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憂鬱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經無知地這麼想。風車的四季輪回的歌裏它天天地流轉,風花雪月的詩句裏我在年年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