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姓在文化方麵有突出成就的人物是白居易,唐中期詩人,官至刑部尚書。現存詩有3000首,其數量之多,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
賴lài
【曆代名人】
賴文俊:宋代地理學家。
賴良:元代文學家。
【姓氏溯源】
賴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出自姬姓,周武王將弟弟封於賴,春秋時為楚所滅,其後代便以國為姓。二是出自薑姓,為炎帝時部落烈山氏的後代。相傳炎帝後裔有四支,屬於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後有一支東遷,於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後裔以國為氏,稱賴氏。
賴姓早期聚居在在鄢陵一帶,主要是在現在的河南境內繁衍發展,後在潁川郡(治所在現在的禹州)、河南郡(治現在的洛陽)、河內郡(治現在的武陟)形成望族。由於任官、戰亂等原因,潁川賴姓有一支播遷到江南,分布在現在的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蘇、廣東等省的一些地方,還有一支徙居陝西。清朝乾隆年間,有賴雲從自福建漳州渡海到台中開基,此後,閩、粵賴姓陸續有人遷往台灣,有的進而移居海外,去新加坡等國謀生。
藺lìn
【曆代名人】
藺相如: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與廉頗齊名,智勇雙全,至今仍有許多關於他的故事在流傳。
藺芳:明代的清官。
【姓氏溯源】
藺姓來源比較單一,春秋時期,趙國一位叫康的貴族被封在藺地,他的子孫便以封地為姓。康的曾祖父是韓國的國君,是當時的一位名人。
莊zhuānɡ
【曆代名人】
莊周:戰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著有《莊子》。
莊有可:清代學者,博通經史。
【姓氏溯源】
莊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出自羋姓,為春秋時期楚國王族的後代。二是出自子姓,春秋時宋國國君宋戴公名叫武莊,他的後人便以他的字為姓。
晏yàn
【曆代名人】
晏嬰:春秋時齊國人,任相國,後人將他的言行編成《晏子春秋》一書,宣揚他勤儉節約的美德。
晏殊:北宋神童,著名詞人。
【姓氏溯源】
晏姓有三種來源:一是源自薑姓,春秋時齊國著名的賢臣晏嬰被後人尊為晏姓始祖。二是源自陸終氏,為顓頊帝的後代。三是堯帝時大臣晏龍的後人。
文wén
【曆代名人】
文種:春秋時越國名臣,幫助勾踐滅掉吳國。
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
文徵明:明代著名書畫家。
【姓氏溯源】
文姓最早形成在西周,周文王的支庶子孫中,用他的諡號為姓氏的,稱為文姓。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文姓族人播遷到江淮一帶。春秋末年,楚國郢(現在的湖北江陵西北)人文種,在越國任大夫,同範蠡越王勾踐,曾獻計到吳行賄,得免亡國,後被授以國政,群臣刻苦圖強,終於滅亡吳國。唐代以後,文姓在全國分布較為廣泛,並稱盛於山西和江南。
文姓最著名人物是文天祥,文天祥號文山。吉州廬陵(現在的江西吉安)人,南宋大臣、文學家,1275年聞元兵東下,在贛州組織義軍,保衛南宋都城臨安(現在的浙江杭州),第二年任右丞相。臨安失守後,他到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堅持抗元,恢複州縣多處,後兵敗被俘,迭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大義凜然,在大都獄中所寫《正氣歌》,表現了寧死不降的氣節,為世人所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