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概論(一)(1 / 3)

第一節生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問題

一、生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生理心理學是研究人類或動物的行為、經驗和心理活動的進化、發育和生理機製的一門學科。

心理活動是大腦的重要的功能,是客觀現實作用於腦而產生的心理現象。任何心理活動、心理現象或行為,無論是複雜或簡單,它都是以機體,度其是神經係統的生理活動為基礎的。生理心理學就是以大腦為中心,研究各種心理和行為的生理機製,主要致力於心理和行為的神經機製(特別是腦機製)的研究是腦科學時代裏發展最為迅猛、研究成果最多的學科之一。

二、生理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和問題

21世紀被稱為腦科學的世紀,各個領域的科學家相互學習,融合各個學科的技術和特長,從分子水平、細胞水平以及組織器官各個水平,對大腦及其功能這一高度複雜的課題,展開廣泛的跨學科的研究,試圖最終解開腦的奧秘。

作為一門邊緣學科,生理心理學引起很多傳統專業領域研究者的興趣,從事生理心理學研究的學者包括:生理學家、心理學家、生物學家、神經科醫生、精神科醫生、神經解剖學家、細胞和分子生物學家以及生物醫學工程學家等。生理心理學被認為是心理學、信息科學以及神經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生理心理學改變了傳統的“以方法為中心”的研究思路,突破了各個學科方法的局限,它廣泛采用各個學科的先進方法,圍繞著“腦功能與結構關係”這一主題,從分子、細胞、腦區或整個大腦的神經網絡的各個層次,展開心理活動的神經或生理機製研究,這是“以問題為中心”的研究思路。生理心理學是當前腦科學時代的最熱門、最令人感興趣,也是最活躍的學科。生理心理學作為當代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可以說是腦科學時代的生力軍。

生理心理學研究的問題十分廣泛,從體溫、體液調節等低級行為,到記憶、注意等高級認知活動。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認為宇宙是由物質和能量所組成,而生理心理學家關心的核心問題則是,為什麼物質和能量的結合產生意識,物理上的大腦是如何工作而產生視覺、聽覺等經驗,饑餓、性欲等體驗,恐懼、憤怒等情緒以及如何產生記憶和學習的。同時,生理心理學也關注一些實際問題,如精神分裂症的基因的基礎,以及腦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康複機製等。

第二節生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

一、神經解剖學的技術

神經解剖學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大腦結構以及神經元之間的聯係,是生理心理學的基礎。

(一)組織學的方法

關於大腦結構的細微解剖知識主要得益於各種組織學的製備技術的發展。腦組織學檢查主要有以下的步驟:

1.固定通常用的固定劑是甲醛溶液。它能終止組織的自身分解,並能使軟而易碎的腦變柔韌並殺死組織中的微生物。在固定大腦之前,一般都是先以生理鹽水灌流洗去血液,繼之以10的甲醛溶液灌注組織,固定。

2.切片固定後的腦切片仍然是柔軟和易破碎的,因此還需要硬化。硬化組織的一種辦法是冷凍,另一種辦法是用石蠟或火棉膠包埋。然後用切片機將組織切成一定厚度的切片供分析用。光學顯微鏡作檢查的切片厚度為10~80毫米,而電子顯微鏡切片的厚度都要在以下。

3.染色在不染色的切片上,隻能看到細胞和纖維的輪廓,要了解細胞結構的詳細情況需要染色。在生理心理學的實驗中常用的有3種基本的染色:細胞體染色,神經纖維髓鞘染色和細胞膜(整個細胞的,或隻是軸突的)染色。細胞體染色常用的是尼氏染色,髓鞘染色常用的細胞膜染色常用的是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