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氣為輔,逍遙做真意,李太易腳下祥雲疾馳,不過幾個呼吸間便跨過千山萬水。
便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眨眼間四方山已經在眼前。
雲紋綿綿,霞光絛絛,一條小徑直上遙遙。
雲裏霧裏,道理茫茫,一座道觀無比飄渺。
祥光劃破雲霧,穿透黑幕,徑直落向山巔。
道台上一人影如亙古長存,萬古不化,身前是紅光繚繞,身後是清輝盤旋。
突兀的,那人眉開眼笑,玉手一揚,門戶大開,一道霞光驟停。
“辛苦道友了!”那人樂嗬嗬道。
“你我一心,何來辛苦之說,總算是幸不辱命!”來者邊說邊攤開右手,隻見得半截玉指靜靜躺在手心。
“果然是它!”
“不錯,確實是它!”後來者哈哈一笑,身形變緩,卻是心神回歸本位。
李太易微閉雙眼,細細消化假身所見所聞,沒過多久便是精光乍現,重新落座。
仔細打量手心那截手指,李太易心中思量萬千,刹那間不知多少念頭被他推翻。
初時感應到這場機緣時,他心中便隱隱有所猜測,若論當今天下,什麼東西叫他產生感應的,那可真不多。
不是好東西不夠多,而是李太易檔次太高,高到離譜,這世間機緣沒有哪個夠得上他的品階。
能叫他生出感應的,李太易思來想去,怕是也隻有那隻拖了他後腿的玉手指了。
若不是同源而生,那邊是休戚相關的物什,除此之外也別無他物。
手指輕敲道台,李太易雙目無神,兩眼無光,也不知在作何猜想。
“童兒,去叫你金木,時民兩位師兄來,為師有事吩咐。”
道台旁閃出一道人影,不是青衣童子,是哪個?
領了命,童兒推開屋門,小臉俊俏,一板一眼的轉述李太易之言。
少時兩道身影前來。
衣袂飄飄,一人是九宮八卦環繞,自顯逍遙,一人是刀光劍影凜冽,鋒芒畢露。
“師尊在上,不知招弟子所謂何事?”宋時民跨前一步,俯首道。
“為師此番有所得,不日將閉關修行,或數日或數年,期間恐生意外,是以叫你二人前來給些寶貝應付應付。”李太易隨手遞出兩道寶光。
“此物喚作夢蝶符,一符致人幻,二符動真假,三符乾坤動,四符改天換地若等閑,移星換鬥隻在念間。當然代價也是頗大,慎用慎用!”
“此寶喚作驅山鐧,一揮搬山,二揮倒海,三揮指江化地,威力不小,但是亦有頗大因果,不能亂用。”
略略介紹兩寶,李太易再囑咐二人:“該出手時便出手,無需多少顧忌,天塌了為師撐著,便是將天捅破了,也有為師去補。”
“不過若為非作歹,依仗寶器之功作惡,為師定然不饒!去吧”揮退二人,李太易叫青衣童兒隨他兩位師兄離去。
臨行前,李太易將自家綠竹劍取出放入他手中。
“此劍威能頗深,你修行日久,也算能發揮一二威能,還需好生修行不枉侍劍童子的稱號。日後你幾位師兄若有需要也可持劍前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