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9章 理想化體型(2 / 2)

“咋咧?沒事吧?!”

劉小虎關切地門後邊鑽出來,恢複到他那話癆本性,“我說,這小子也太欠揍了,要不是鐵蛋心眼好,換成是我,早一巴掌把他拍死了!”

“嗯,是有可能。”

雲閑點了下頭,沒有否認劉小虎那想象出來的勇氣,又衝著倚牆坐在床上的鐵蛋善意地一笑,兩腿並攏,站好身姿,往下彎下腰間,雙手抱住了自己的雙腿。

“咦?你這是幹哈子?”劉小虎不明所以地問道。

所謂運動,種類其實並不隻有單一的肢體運動,它其實劃分為筋,骨,皮,肉四種運動方式。

在常規的運動中,大多都會將這四樣一應包含,隻是側重有所不同,例如快跑注重於肌肉,拳擊注重於關節,而雲閑如今所側重的,就是皮肉之下,骨骼之上的筋絡。

筋絡,下藏於皮肉中,想要訓練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一些伸展性的運動,用以拉伸筋絡,而更好的,就是所謂的靜力性運動,定格在一個動作間,附帶上拉伸性質,就能使筋絡漸漸打開,達到舒筋活絡的效用。

這也是,修習內家功的武者所必練的一個環節,而其中最為典型的武技,莫過於太極。

太極,外鬆內緊,它的每一個動作間,都含有拉伸筋絡的成分,所以在那看似緩慢的動作下,實際上是在進行筋絡的修練。

這也是內家拳與外家拳最大的區別,從本質上就已劃分成兩個派係。

外家,注重橫練,以強大的筋骨肌肉製敵,可以說是傷人先傷己,練武者必先要與自己過不去。

而內家,著重於養護,也就是所謂的養生,而養生之中,重中之重,莫過於護養筋絡,所謂“筋長一寸,壽長十年”,就體現了內家拳的精髓所在。

至於修養內家功最好的階段,又莫過於孩童時代,年歲越長,骨骼筋絡便會隨年紀越發僵硬,所以成人要想完全打開僵硬的筋絡,少則花費一年,多則數年!

所以當初的雲閑,就以成人的僵硬體格,在這上麵足足耗費了三年!而如今身為孩童的他,要想完全打開筋絡,隻需一個月的時間!

而且後期的可塑空間,要比當時早已成人的他,要大上無數倍!

這是因為,在他拉伸筋絡的同時,也是在為他練習武術打下基礎。

要想練好武術,就畢先學會有效發力以及正確地發力,而要想最完美地達到這兩點,就先要將扭曲的骨胳矯正,四肢若是不正,則會嚴重地影響發力。

常人的骨骼,由於保護不當,或多或少地都會出現一些扭曲的症狀,所以練起武來,就會比練武世家的子弟少了一些優勢。

但就算是練武世家的子弟,也會因為不成熟的思想,而令身體無法完全理想化,等長大以後,自然是追悔莫及。

等他們思想成熟以後,要想將自己的武道推到巔峰,就必須要用無數個日日夜夜來矯正扭曲的骨骼,哪怕是隻有一絲偏差也不被容許。

利用肌肉的收縮以及壓伸性動作,來使骨骼緩慢矯正,當中的困難,自然是苦不堪言,而這個階段,就是所謂的功夫!

從本質上來說,功夫和武術,是區分開來的,武術隻是一種技能,隻需一小段學習的過程,而功夫,則是靠無數個日日夜夜組建起來的。

所以兩名都會武術的高手比鬥,比的不僅僅是技能的高低,更是誰的功夫打得更深。

但是歸根結底,強大武術家打下的深厚功夫中,有一半,是打在了矯正骨型上,那是在為年少不理智的輕狂埋單。

所以,雲閑的運氣用好得過分來形容都不為過,從青銅棺出來的他,有了全新錘煉身體的機會,讓他以成人的眼光和成熟的思想去逐步培養自己幼童般身子。

這是無數武道家可望而不可及的!

因為這代表著一種理想化的格鬥身型將會被實現,他能省下大量矯骨的時間,用以精深發力與提升體能,如此反複錘煉下,一個擁有能完美發力的身體,將呈現人類體能的極限與力量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