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物理小魔術(1)(1 / 3)

重心與平衡

現象:指尖擋住小刀或鉛筆。

做法:這一組有趣的平衡,能使極其光滑的雞蛋矗立在瓶口上,手指上能擋住鉛筆和小刀,針尖可以使硬幣和鑰匙圈保持平衡,以及其他種種意想不到的形狀。

我們也可以把這種平衡實驗改為魔術表演,試舉一例:

你拿出三件物品:一根火柴,一個鉛絲鉤子(它的另一端呈圓環狀),還有一串鑰匙。把鑰匙掛在鉛絲鉤上,再用火柴挑起鉛絲鉤另一端的圓環,這時問觀眾:“我現在捏火柴的拇指能不能鬆開?”顯然,手一鬆這三件小玩意都會掉到地上的。

可是,你如果按照如的辦法,把鉤子的圓環部分轉成90度,你就能做到。

原理:這一套利用平衡原理的魔術在表演時,必須注意兩點:一是拗鉛絲鉤上的圓環的動作,要在和朋友們閑談時手中暗暗地進行;二是放置手上向大家展示“奇跡”時,手輕輕晃動,不使觀眾看清楚火柴與鉛絲鉤之間究竟怎麼一回事,因為魔術畢竟不是科學實驗,它必須用神秘的外衣把科學的內核裝飾起來。

奇怪的石蠟

現象:比重小於水的石蠟沉在水底時不會浮起來。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切下一塊石蠟,並把它放在玻璃板上反複摩擦,使其底部十分平坦,然後再準備一隻底部非常平整的燒杯。表演時,表演者把石蠟和燒杯拿到觀眾麵前,向觀眾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然後在燒杯裏盛上水,把石蠟放在水裏,石蠟就會浮在水麵上(由於石蠟的比重小於水的比重)。接下來,表演者把石蠟輕輕地壓在燒杯的底部,慢慢地鬆開手,此時,觀眾又看到,石蠟會緊貼在容器底部而不會浮起。

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的作用,而浮力是指物體各表麵在水裏所受到壓力的和。當石蠟塊緊貼在容器的底部時,它的下麵沒有水,所以不會受到向上的壓力,石蠟所受的力隻有向下的重力和向下的壓力。因此石蠟就會緊貼在容器的底部而不會上浮。

瓶吞雞蛋

現象:被剝去皮的熟雞蛋會被比它小的瓶口一點一點地吞下去,向瓶內吹氣,雞蛋又會從瓶內出來。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準備一隻大口徑的牛奶瓶、一枚比瓶口稍大的熟雞蛋、一張紙條和一盒火柴。表演時,表演者先把雞蛋的皮剝去,放在瓶口,雞蛋不能掉入瓶中。取下雞蛋,用火柴點燃紙條扔到瓶裏,等紙條燒到一半的時候,把雞蛋的小頭朝下,放在瓶口上。這時觀眾驚奇地看到,瓶口好像在用力一點點地把雞蛋吞進瓶子似的,不多久,雞蛋經過比它小的瓶口,掉進了瓶內。接著表演者把瓶口倒過來,先向瓶裏吹氣,再猛吸一口氣。這時觀眾看到雞蛋又從瓶內自動出來。

原理:瓶內的紙條燃燒時,使瓶內的氣體越來越少(呈半真空的狀態)。放上雞蛋後,瓶內外存在壓力差,不久大氣壓就會把雞蛋推入瓶內。表演者往瓶裏吹氣時,瓶內空氣的壓力增加,猛吸氣又使瓶外的壓力減少,這樣瓶內的壓力就能把雞蛋壓出來。

雞蛋直立

現象:對雞蛋吹口氣說:“雞蛋立正,雞蛋立正。”手拿雞蛋直立後,再鬆手,雞蛋竟直立不倒。

做法:魔術師拿出一個雞蛋,放在表演桌上滾動幾下,示眾,確實是一個完好的雞蛋。這時,魔術師把雞蛋直立在表演桌上,手一鬆,蛋便倒下了。魔術師再朝雞蛋吹口氣,口中說:“雞蛋立正,雞蛋立正。”手拿雞蛋直立後,再鬆手,雞蛋竟直立不倒了。魔術師又用手敲敲表演桌,雞蛋再也沒倒。

原理:表演前在雞蛋兩頭各鑽一個小洞,把蛋內的蛋黃、蛋白全倒出來,再放進少量的細砂,然後,將小洞用白蠟封好。首先交代雞蛋時,因白蠟將蛋封好了,且魔術師用手指捏著白蠟處,觀眾看不出問題,把雞蛋放在表演桌上表演時,須用力(勁兒也不能過大)推動雞蛋,否則雞蛋滾不動。

第一次讓雞蛋直立時,表演者不能把雞蛋放得太正,這樣,一鬆手,手指稍帶推一下蛋殼,雞蛋就倒下了。當吹口氣後,再直立雞蛋時,雞蛋必須大頭在下,而且完全正立,這樣,由於雞蛋內細砂往下沉,蛋就直立不倒了。在敲擊表演桌時,也不能拍得太重,如用力過大,雞蛋就會倒下。

你拉我進

現象:兩根管子不連在一起,一根繩子沒有穿過兩根管子,但是拉繩的一頭,另一頭會隨之上升下落。

做法:表演者上台,拿著兩個金屬管,在一根管子的一頭露出一根和管子一樣長的帶瓔珞的繩子;另一個在上麵的管子同樣有一根繩子拖出來,但它比第一根短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