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生物小魔術(1 / 1)

光線的魔力

現象:當用光線照射水中的樹葉時,樹葉會徐徐上升,移開光線,樹葉的上升就會停止。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先采一些新鮮的樹葉,撕成小碎片後,裝入注射器,再用注射器吸一些水,並把注射器的小孔向上,慢慢地推動內芯,使裏麵的空氣由小孔排出,然後用一隻手堵住小孔,用另一隻手將內芯反複抽拉多次,使樹葉中的氣體排出,水滲入其間,一直到這些樹葉碎片能沉入水中。接下來表演者把這些葉片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它們就慢慢地沉入杯底。表演時,表演者把這隻盛有樹葉碎片的杯子拿到觀眾麵前,對觀眾說道:“這隻杯子裏盛有水,水底是樹葉碎片,下麵我用一種方法可使水底下的葉片向上浮起。”說完,表演者把準備好的電燈放在杯子的上方,對著杯中的樹葉說“浮起來”,同時打開電燈。觀眾立即看到,沉在杯底的樹葉碎片慢慢地向上浮起。表演者再說“停”同時關上電燈。觀眾又看到葉片馬上停止上浮,並停在原處不動。

原理:新鮮的樹葉細胞內的葉綠體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在陽光下由於葉綠體的光合作用會產生氧氣。而電燈所發出的光與太陽光比較接近,所以電燈的燈光也會使葉綠體發生光合作用,並產生氧氣。當氧氣源源不斷地進入樹葉細胞的間隔時,會將細胞間的水擠出來,這樣葉片就會上升。當關電燈時,葉綠體的光合作用就會停止,氧氣也不會產生,那麼葉片就停止上升,在原處不動。

吞燈入腹

現象:點燃的油燈可被一口吞入腹內。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取一隻茶杯,在杯裏用水沏一杯濃濃的綠茶,然後找一個杏仁,並將其切開,隨後在半片杏仁的中間穿一個洞,並把另半片杏仁切成一個長形插入做好的洞中,最後再準備一盒火柴。表演時,表演者把這些東西放到桌上,先把杏仁放在茶水裏,再用火柴點燃長條形的杏仁,觀眾便看到桌上放了一盞被點燃的油燈。然後表演者端起茶杯,一口吞下這盞油燈,再張開嘴讓觀眾檢查。觀眾看到,油燈真的進入了表演者的腹內。

原理:杏仁含有油質,點火便可燃燒。而杏仁和茶都是食品,所以吃下去後對身體沒什麼損害。

提示:表演者在吞燈的時候,一定要幹淨利索,以防止被火燒傷。

猜拳

現象:觀察一個人的雙拳,便能準確猜出這個人的哪個拳頭裏握有小物體。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準備一件小物體。表演時,表演者把這件小物體交給一位觀眾,然後背過身去,讓這位觀眾一隻手握著小物體並舉過頭頂,另一隻手則隻握空拳。半分鍾左右,表演者說:“手放下!”隨即轉過身來,稍加觀察,就猜出了哪個拳頭裏握有小物體。

原理:握著物體的那隻手,因長時間地舉過頭頂而延緩了血液的循環,故而較另一隻手顯得蒼白,因此能輕易地識別出來。

反應遲鈍的手背

現象:用幾支鉛筆尖去觸一個人的手背時,他弄不清鉛筆的數目。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找幾支鉛筆,用刀削尖。表演時,表演者把削尖的幾支鉛筆並排捏在手中,對觀眾說:“我用這幾支鉛筆的筆尖去觸你們的手背,看你們誰能說出我手裏有幾支鉛筆?”說完,表演者叫三位觀眾上來,並叫他們背對著自己,然後把他們的手拿過來,用筆尖分別觸他們的手背,再問他們有幾支鉛筆,這三位觀眾誰也說不清楚。這時也許別的觀眾也要求接受試驗,表演者仍采取上麵的方法,結果仍是一樣。

原理:神經末梢在人體內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其中以手指最為豐富,無論是觸覺還是痛覺,手指都極為敏感,而人體的其他部分(如手背)就遠不如手指了。所以用筆尖觸手背時,感覺不出鉛筆的數目。

提示:表演者可以把試驗者的手背換成身體的其他部分,如手臂、背部,隻要不是手指就可以。

靈敏的鼻子

現象:用鼻子能嗅出桌上的哪一枚硬幣被人拿過。

做法:表演前,表演者準備5枚硬幣。表演時,表演者拿出這5枚硬幣,把它們放到桌子上(不要重疊),然後對觀眾說:“當有人拿我的錢的時候,我不用看就知道你拿的是哪個。”說完,表演者背過身去,讓觀眾中的一位到桌前將一枚或數枚硬幣用手攥緊,半分鍾左右令其放回桌上。隨後表演者轉過身來,依次用鼻子嗅過硬幣。果然,表演者能正確判斷出哪一枚或哪幾枚硬幣被人摸過。

原理:硬幣被觀眾用手拿過後,因受體溫作用而溫度升高,放回桌上時,溫度不致立刻下降,這時,表演者快速轉身,用鼻尖去觸感硬幣的溫度,因人的鼻尖是身體上溫度最低的部位,對溫度的敏感性最高,所以很快就知道這些硬幣中哪個或哪些個溫度較高,溫度較高的自然是剛剛被拿過的。

提示:桌上最好鋪上質地疏鬆、不易散熱的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