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

——蘇霍姆林斯基

1924年,中國著名教育家、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任長沙女子師範學校校長不久,就在辦公室的前廊上掛出一塊黑板,上麵既不貼公文告示,也不寫校內簡訊。每天一清晨,徐老就要在黑板上題詩一首,對學生們進行思想教育。下麵這首詩便是這一情形的生動寫照:早起親書語數行,格言科學及詞章。為便諸生一瀏覽,移來黑板掛前廊。

徐老常說:“教育學生不應該用強製手段,更不應該有粗暴的態度。中國古代溫柔敦厚的詩教,今天學校教育中還是用得著的。”從此,黑板題詩,成了他每天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和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徐特立對學生體貼入微、關懷備至,學校師生曾送他“外婆”的尊稱。每晚九點,響了熄燈鈴後,他總要手提馬燈,和女訓育員輕步巡視學生寢室。當他發現有的學生熄燈後還唧唧喳喳地聊天時,第二天就在黑板上寫道:腳尖踏地緩緩行,深恐眠人受我驚。為何同學不相惜,不出嘻聲即足聲?

還有一次,徐老發現高年級學生單秀霞,約了另一位同學,在熄燈後偷偷跑到廁所旁的路燈下,為她的未婚夫織毛衣,還邊織邊悄聲交談。他理解她們的一片癡情,甚為憐愛,唯恐驚嚇了這兩位女學生,隻是在門外細聲細氣地叫道:“這麼晚了,也該睡了吧!”兩位女學生一聽,相互吐了吐舌頭,悄悄回去就寢了。第二天,她們以為校長一定會嚴厲地批評她們一頓,誰知徐校長並未對她們訓斥,隻是在黑板上寫了兩首詩規勸:

昨夜已經三更天,廁所偷光把衣編。愛人要緊我同意,不愛自己我著急。東邊奔跑到西邊,不僅打衣還聊天。莫說交談聲細細,夜深亦複擾人眠。

單秀霞和她的同學見此詩後,深受感動,主動到校長室,承認他們不遵守學校作息製度的錯誤。

徐特立生活簡樸、辦校也力循勤儉方針。他常以晉代陶侃收藏竹頭、木屑的故事教育學生愛惜公物。教師授課時用過的粉筆頭,他常常揀來放在衣袋中,遇到他代課和寫黑板詩時,就拿出來用。他在學校的近兩年中,幾乎沒有用過新粉筆。有的學生笑他吝嗇,他在黑板上寫詩作答: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餘衷曲,反謂餘為算細人。

後來,學生練習板書時,也自覺地像徐老那樣,揀粉筆頭用。

當時女子師範創辦不久,社會上有一種論調,說女子智力低下,不如男子。因此,有個別學生經不起外界壓力,中途輟學。但徐特立發現十二、十三兩個班的學習成績較好,尤其是數學成績尤為突出。他抓住這個典型寫了一首詩加以勉勵:女兒智力何曾弱,十二三班作例觀;學算剛剛三載半,幾何三角一齊完。

徐特立在長沙女子師範任職不到兩年,總共寫下百餘首黑板詩,集名為《校中百詠》。如:人人共道伯箴強,一躍先登上女牆。倘使女兒皆若輩,立將衰弱轉強梁。

這首詩,就是他一次帶領學生踏青郊外,見女學生丘伯箴奮勇躍上城牆,大有男子氣概,寫下的讚美之詞,借以鼓勵其他女學生注意鍛煉身體。當他得知學生因飯菜不合口味,賭氣打爛了廚房的一籃碗後,婉轉地用詩提出批評:我願諸生青出藍,人財物力莫摧殘。昨宵到底緣何事,打破廚房碗一籃。他還親自下到廚房,為改善學生夥食而出謀獻策。

徐老常喜歡到玉泉街上的舊書店用極少的錢買回一些有用的書。

一天,他到舊書店,發現有一本化學教科書,封麵上蓋有學校的圖章,猜想是有人從學校中偷出來寄賣的。於是,他把該書買回,在校內展出,並寫下這樣的詩:社會稀糟人痛恨,學生今日又何如?玉泉街上曾經過,買得偷來化學書。

以此來告誡學生要做一個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