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無知自大、盜書中計——蔣幹
蔣幹是三國時期的一個重要人物,曆史上關於蔣幹的記載很少,隻知道蔣幹是一個名士,但是在《三國演義》中,蔣幹則一時糊塗成千古恨。
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橋段。赤壁之戰之前,曹操親自率軍駐紮在長江北岸,想要橫渡長江。這時候周瑜也帶兵駐紮在長江一岸和曹軍對峙。就在這時候曹操手下的謀士蔣幹自動請纓要去招降周瑜。因為蔣幹和周瑜自幼同窗讀書,感情很好,所以想要招降周瑜,以免大動幹戈。曹操聽到後非常高興,親自為蔣幹送行。蔣幹到達東吳的時候,周瑜正在軍中思考如何與曹軍作戰,當聽到蔣幹來訪的時候,周瑜便猜到蔣幹可能是來招降的,於是周瑜瞬間想出了一條計策,決定將計就計。周瑜將蔣幹迎接到室內,便請文武官員都來作陪,並說:“此吾同窗契友也。雖從江北到此,卻不是曹家說客。公等勿疑。”同時將佩劍遞給太史慈說:“公可佩我劍作監酒:今日宴飲,但敘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者,即斬之!”蔣幹聽周瑜這樣說,頓時明白了周瑜不會投降。於是隻好同周瑜把酒言歡、開懷暢飲了。
很快周瑜便喝的酩酊大醉,蔣幹將周瑜扶到房中,周瑜對蔣幹說:“久不與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於是便假裝沉沉地睡去了。蔣幹因為對曹操說可以勸降周瑜,而今看來隻能無功而返,所以一點也睡不著,於是便趁周瑜鼾聲震天的時候,偷偷來到周瑜的桌前,看起周瑜的文書。翻著翻著,突然從文書裏掉出一封信,蔣幹打開一看竟然是曹操的水軍都督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蔣幹大吃一驚,急忙把信藏好假裝睡著了。清晨,有士兵來叫醒周瑜,並輕輕的對周瑜說:“蔡瑁、張允說……”聲音越來越小。蔣幹雖然很想聽清楚他們在說什麼,卻無奈不敢亂動。等到周瑜重新睡下之後,蔣幹偷偷起來迅速的回到了曹營。其實,蔡瑁、張允二人並沒有投降,這些都是周瑜所設的反間計。周瑜知道曹軍中隻有蔡、張二人熟悉水上作戰,除掉這兩個人,周瑜的勝算就大多了。事情果真如周瑜所料,曹操上當,斬了蔡瑁、張允。而曹操在赤壁一戰中一敗塗地。這就是歇後語“蔣幹盜書——上了大當”的典故。
蔣幹前後總共兩次過江,兩次中計,使得曹操八十萬大軍被葬送。後人對蔣幹評價多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腐儒。其實論才學蔣幹與周瑜不分上下,琴棋書畫、四書五經,樣樣了然於心,兩軍對壘的時候,蔣幹主動請纓,的確是一個有才有勇之人。但是蔣幹雖然滿肚子的學問,卻沒有靈活運用,隻是一個兩腳書櫥,最後葬送了曹魏軍隊。現實中有很多學富五車的人,但是做起一點小事來也不一定能做好。對於隻會說不會幹的人,還是要多學經驗,成為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