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問禮(1 / 1)

一、孔子問禮

兩千五百多年以前,孔子曾經帶領他的弟子千裏迢迢來問禮於老聃,老子見到好學的孔子非常高興,興致勃勃地向他講述了自西周以來的禮樂製度。孔子回到魯國後,有人問他老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孔子說:“我看老子就像那天上的龍一樣,高深莫測”。從此以後,禮的製度在孔子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跡。

在早期儒家的典籍裏邊,“禮”是一項國家管理的基本秩序,對於它的製定,儒家將其歸功於西周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周公姬旦。周公製禮規範了西周王室的統治秩序,在西周二百多年的曆史中,“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周王在政治上保持了絕對的權威。但至孔子時代,已經處於了禮崩樂壞的狀態,隨著周天子地位的下降,禮製不斷遭到破壞。孔子倡導“克己複禮”就是要重新建立社會的規範,要讓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這樣達到理想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型社會。這種觀點受到後來儒家的繼承,比如,荀子提出“隆禮尊賢而王”的說法,仍然重視禮在統治中規範性作用,後來他的學生將“禮”進一步引申成了“法”。

《禮記》作為“儒家五經”之一,是我們了解儒家“禮”的重要載體。其中《大同篇》裏有這樣一段話,總體概括了孔子對“禮”的理想。孔子認為的“禮”,是天下間人人都應該遵守並且維護的。上至君王要選舉賢德之人共同來治理國家,下至普通百姓應該孝敬父母,關愛子女。不僅如此,每個人都應該將孝敬父母、關愛子女的這一份仁愛之心推延到尊敬他人的父母,關愛他人的子女。如此,整個社會才能老有所依,壯有所用,幼有所養,所有人各司其職,人人坦誠相待,和睦共處,使作奸犯科之輩無所遁形。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就是一個美好的“大同”世界。

可以說,這不僅是孔子的理想,也是活在當下的我們最美好的願望。而這個願望能否實現,就要看每一個平凡的個人能否各司其職,做好自己。

所以,禮不是空疏的高談闊論,而是對自身生活的規範和約束。孔子有一次在庭院裏教訓兒子孔鯉說“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不學禮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比孔子略早的宋襄公有一次率兵打仗,非要等敵人過了河之後再攻打他們,結果大敗,受到了後人的嘲笑。今人笑他迂腐,但卻沒有發現打仗中不搞偷襲也正是當時《周禮》的規範。宋襄公寧可忍受戰爭的失敗也不願破壞禮儀的規範,顯示了禮在社會上的強大作用。仗贏不贏也許不重要,關鍵是要能遵守禮的規定,這樣才能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古人如此重禮,今人卻未必知曉。現代生活中,不講禮的有,不講道“理”的也很多,但是有一點須提醒:你不認禮,禮不認你;你拒絕禮,禮也會拒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