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日裏長安縣有戶姓張的大財主,將女兒張金哥許配了長安守備之子,誰料佛前進香,卻又吃長安府太爺的小舅子李公子看中,竟是非要強娶張金哥,張家父母貪圖李家財勢,便要悔婚,又怕那守備父子不肯,便使了三千兩銀子托在貴府璉二奶奶門下,借著長安節度使雲老爺的鈞令,逼著那守備忍氣退婚,誰料想老一輩的雖不出息,卻生出來一對有情有義的兒女,那張金哥與守備公子聞聽此事,竟是雙雙尋了短見。”
“可憐!”
賈芸在原著中對這段情節自然印象深刻,曆來批評王熙鳳,這段故事便是最有力的鐵證之一。
“那張家人財兩空,自然心中生怨,便要璉二奶奶退還他們那三千兩銀子,貴府的那位奶奶偏偏天生膽大,又是雁過拔毛的主兒,便是出了人命又如何肯將銀子吐出送還,兩下裏便結下了冤仇,而這張德輝偏偏正是那張家大財主的隔房表兄。”
“還真是冤家路窄啊!”
聽著這些曲裏拐彎的故事,賈芸也隻能感歎一聲無巧不成書了。雖然原著中從來也沒有提及有關張家的後續故事,可是王熙鳳這種草菅人命的做法,也實在是有些令人齒冷。
不過更重要的是,老邱現在很有可能就在那柴管事或者張德輝自己的手中,自己這回兒看來又是隻能硬著頭皮抗下這件差事了,誰讓他是我賈芸的結義兄弟呢。
看著賈芸沉吟不語的表情,薛寶釵卻是終於稍稍的舒了一口氣。從一開始的雲淡風輕,事不關己到現在的這番表現,寶釵相信,自己一定已經說動了這個在賈府中隱隱有異軍突起之意的廊上二爺。
“此人畢竟是賈氏宗族之人,對於張德輝這樣一個視賈家為仇寇,甚至必欲殺之而後快之人,想來也一定是同樣的心思吧。”
薛寶釵心中思忖,卻並不知道真正打動賈芸的倒是那幾個在她看來並無足道的護衛下落。
“芸哥兒,倒是還有一個事情。”
一旁的薛姨媽突然插嘴說道,
“張總管雖則跟府上有著血海似的幹係,可是論理與我們薛家卻是有恩無仇的,幾輩兒的老人,若說他是敗落咱們薛家的幕後小人,我著實是不敢相信的,芸哥兒此去,倒是隻要探明消息便可,切記切記!”
一聽這話,薛蟠又是差點叫嚷起來,虧得寶釵一雙美目死死盯住才沒有發作。
“賈芸總是欠著薛家奶奶一個人情,既然兩位開口,在下自然不能回絕的。”
賈芸笑著點點頭,終於下定決心,覽下這樁差事!
“那就多多拜上芸哥兒了,我們母女尚有些事情,須先走一步。芸哥兒若有什麼要問的,於總管會留在這兒,這秦淮居乃是我薛家的產業,芸哥兒盡管放心便是。”
聽見賈芸答應了自己的要求,薛姨媽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從秦淮居出來的時候,已是將近申時,賈芸第一次觸及到這些所謂皇商巨富的產業核心,雖是早有準備,卻還是不小的吃了一驚。
銀莊四處,當鋪十九家,各類鋪子四十麵,這就是薛家鼎盛時期在京城的龐大家業!不過,隨著這幾年來家道中落,如今倒有將近一半落入了他人的手中。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曾收押過賈芸廊上房契的永興當鋪,也就是現在由那柴管事所打理的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