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好幾次聽蔡亮他們說起過宮裏的暢音閣,可是,當真的親臨現場時,賈芸依舊不得不仰望這間宏闊開敞的二層戲台。
聽說,暢音閣建造之時,正是蘇州最富盛名的昆班春和堂進京演出之際,那時節,最流行的便是一出名為“大鬧天宮”的熱鬧戲文,可是,因為戲台簡陋的關係,戲裏的“孫悟空”總不能徹底的舒展自己的本領手段。於是宮裏特意建造了這座戲樓,上下二層,內聯機關,人物背搭吊鉤,便可以飛騰挪轉,加上兩邊點著幾隻煙爐,可以隨時的放出檀煙,越發的類似於神話人物騰雲駕霧的場景,大受宮中歡迎,從此,這暢音閣便也成為了大內觀賞戲文的主要地點。
此時,賈芸正指揮著幾個大內的侍衛在一樓搭著《蔡文姬》的舞台布景,幾個負責監工的大太監則躲在不遠處的屋簷之下竊竊的議論著,蔡亮和林梅兒等人在暢音閣內給自己裝扮,對麵也是兩層樓的觀眾席上,一大群宮女太監也在忙忙碌碌的擺放著桌椅和茶水果子,賈芸粗粗的估算了一下,至少得有六十個座椅,看起來,宮裏這回的陣仗卻也不小。
無聊的等候了大半個時辰,終於見到一個灰衣的小太監氣喘籲籲的跑了過來,拍著手叫道:
“都警醒著些,太後的鑾駕馬上就到!”
眾人一陣兒忙亂,賈芸也朝著東邊眺望過去,果見一隊儀仗當先,隨後便是烏壓壓一片的龍車鳳輦,華蓋羅傘,更有宮女太監兩路陣列,太後和嬪妃們的車駕終於浩浩蕩蕩來到了暢音閣前。
領頭的太監輕輕咳嗽一聲,所有人連忙齊齊跪倒在地,山呼千歲。鑾駕點地,一個高長太監早已上前搭簾攙扶,引著一個滿頭兒銀絲的老太太出了轎子,坐在一樓正中的席位之上。隨後,隻聽得一陣鶯燕恰恰之聲,香風四溢中,二十個多嬪妃也環繞著老太後相繼落座。
“好了好了,今兒是找樂子的,沒這麼大規矩,都起來吧。”
老太後糯糯糍糍的招呼一聲,眾人這才紛紛起身,束手環列,就連賈芸也被現場的氣氛所製約,怔怔的低著頭不敢有一點的放肆。
“哪個是寫戲的芸哥兒?”
老太後倒是直爽性急之人,剛剛落座片刻,就直接打聽起了賈芸來。身邊的太監捏著嗓子又喊了一回,遠處的賈芸方才聽清,連忙一路小跑著到了對麵的席前,大禮參拜。
老太後上下打量了一番,卻不應答,隻回頭衝著身後一個黃衣女子問道,
“元妃,你就是你們家的二公子了?銜玉而生的那個?”
“老祖宗說差了。”
溫柔的女子聲音嫋嫋響起,
“這卻不是我那個親弟弟寶玉,隻是別支上的,也行第二罷了。”
老太太聞言點點頭,這才命賈芸起身,站在自己的跟前。賈芸餘光稍稍瞥過,看出那說話的黃衣女子,果然正是當日奉旨省親的賢德妃賈元春,記得彼時隔花人遠的驚鴻一瞥,留下了何等驚豔的印象,此時對麵而視,卻隻覺得猶勝往昔。
“先前聽五兒說起過你,隻是年歲大了,一時也就丟開,這會子,聽說滿京城都誇你寫了一出好戲,說的我老太太也心癢起來,這才下了一道懿旨,讓你們進宮來,待會兒,皇帝和太子也要前來,你們卻不用拘束,隻管演戲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