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年節(1 / 2)

張奶奶年紀大了,又拖了一個大麻袋,早已大汗淋漓。

“張奶奶,我來幫您吧,這都是些什麼啊?”

“瓜兒啊,好孩子,這一麻袋是手編的燈籠啊,編了這些讓兒子拿到鎮上去賣,賺點錢好補貼家用。”

“哦。”

農村人生活困難,我懂得。我將張奶奶送回家便也回家了。

因為臨近過年到處都彌漫著煙火炮竹味,路上有不少孩子都蹦蹦跳跳,追逐嬉鬧,因為都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平日裏都在幫爹媽幹活,好不容易到了年節,才可以如孩子一般的玩耍,可以看的出來那些孩子都發自內心的很快樂。我家亦是如此。

六姐:“七妹快來跳皮繩,咱倆一組!”

“恩,來了。”

雖然咱心理年齡大,但外表也是個小孩子嘛。

五姐:“四姐,錯了錯了,你跳錯了。”

於是這一個下午就在歡樂的皮繩中度過了。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晚上,一家子都團坐在桌子前。

祖母:“穀兒,慢點吃慢點吃,別急,沒人跟你搶。”

木穀:“祖母,這肉團子真好吃,穀兒好喜歡吃,祖母以後還要做給穀兒吃!”

祖母:“好好,以後祖母還做給穀兒吃,你爹小時候啊,也喜歡這肉團子,也老叫祖母做呢。”

“是啊,娘,我也好久沒吃這肉團子了,如今一嚐真是懷念。”

母親:“好了好了,快吃吧,多吃點。

祖母:對,孩子們,快吃吧快吃吧,吃完了祖母給你們講故事,陪你們守歲。”

孩子們:“好,祖母。”

一頓團圓飯雖然並不是珍饈美饌、美味佳肴,但卻其樂融融……

飯後爹媽去享受二人世界了,祖母領著幾個孫女兒在客廳裏守歲,今晚大家都在客廳睡,當然睡地板了,一早祖母便把毛毯子,棉被鋪在了地上,大家都席毛毯圍著祖母而坐,屋裏點著蠟燭,房門關的緊緊的,畢竟大年在冬日,冷的緊,外麵也是寒風凜冽的。

祖母:“來,娃兒們,祖母有東西給你們,這是祖母繡的香包,一人一個,這上麵繡的是康乃馨,來,大娃,你拿著,這康乃馨象征著:溫婉,落落大方,心態平和,不求名利,能夠耐著性子等待著愛情的降臨。說完祖母看了看大姐,是了,如今大姐也15了。大姐瞬間羞紅了臉。”

“來,這個給二娃,上麵是天堂鳥它代表與眾不同的性格,多姿多彩的生活,美麗可愛。”

“三娃,這菊花的給你,菊花代表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善於受教。”

四娃的是……

祖母最後一個……對香包描述……花……

祖母發完了香包就開始給我們講起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