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馴化耕牛(1 / 1)

二、馴化耕牛

有道是“禮失求諸野”,雖然正史中對老子的記載語焉不詳,但在民間傳說中,有關老子的故事卻不在少數,這些故事多與民間生活息息相關,在故事中,老子或是機智勇敢、或是智慧非凡、或是灑脫超然,作為“人”的形象而愈加豐滿。

傳說,人們耕田的好助手——牛,就是被老子馴服的。自從老子馴服了耕牛,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中國璀璨的農業文明也逐步開啟,可見老子在民間社會中的重要地位。相傳在老子年幼時,人類社會中的牛並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它們更像是一種體格龐大的怪獸,頭上朝前長著兩隻尖尖的角,性情暴烈,經常成群結隊的橫衝直撞,別說是人了,就是獅子、老虎這樣的猛獸看到它們也要繞著走,可謂是人世間的一大禍害。

老子年幼時每天要跟小夥伴一起去離家不遠的山坡上勞作。有天,在回家的路上,兩人突然遇到了一隻野牛。這隻野牛堵在了路中間,紅著眼睛喘著粗氣,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野牛就刨著前蹄向他們衝了過來。好在老子機敏反應快,一把將小夥伴推倒,躲過了野牛的衝撞。老子意識到這就是傳說中危害人間的野牛,他當下便決定要為民除害,一定要馴服這個猛獸!老子一個翻身跳起,拿起鐮刀便向野牛砍去,正中野牛的屁股。野牛疼的連連驚叫,發瘋一樣的衝向了山坡。

老子和小夥伴一看野牛要逃,趕緊追了過去。沒想到,在山的那邊等著他們的,居然是一隻體型更大,更壯的野牛,紅著眼盯著兩人,野牛喘一口氣,地都要抖三抖。野牛伸著犄角,突然加速向他們衝了過來,小夥伴還來不及躲閃,一下字就被野牛頂翻,摔在地上昏迷不醒了,野牛則伸出舌頭,將小夥伴卷進了肚子裏。這可徹底激怒了老子,也讓他爆發了神力。他趁野牛不備,拽著牛尾巴就爬上了牛背,使出渾身的力氣拽住了牛角,拚命地往裏拽,生生將牛角調轉了方向。野牛疼的隻能原地轉圈,拚命想甩掉背上的這個家夥。老子又摘掉了自己的項圈,用盡全力砸向了牛頭,野牛徹底被砸蒙了,轟隆一聲,倒在了地上。老子跳下了牛背,立刻去推牛肚子,一點一點的把自己的小夥伴給推了出來。為了防止野牛再起來害人,兩人從山坡上找來了鐮刀,奮力砍向了牛的四個蹄,老子還將自己的項圈栓在了牛鼻子上。

兩人拽著牛鼻子上的項圈,牽著牛興高采烈的回了村裏。村裏的人看到野牛來了都大驚失色,原來,牛群看到頭牛被馴服了,便都害怕的跟著頭牛來到了村裏。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耕牛犄角朝後,四隻牛蹄分成兩半,吃東西又要反芻的民間解釋了。老子在這則傳說中的形象,也足以看出在農業社會,老子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