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微風吹過,帶起點點雲霧攢動,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老道和蘇山之間的氣氛已經像是一對師徒了,不見絲毫調笑,反而有著點點溫馨和默契在流動著。
蘇山把在修煉中的不明了都問了出來。
老道的回答,高屋建瓴,深入淺出,往往讓他有所收獲。
聊得差不多了,蘇山就繼續修煉鞏固明月照心法,或是練氣怎麼把自己的精氣神三寶合一,老道則是又不知道跑哪去了。
等蘇山修煉得差不都了,老道又會跑來給蘇山解答疑難。
在這樣一邊學一邊問的情況下,蘇山進步飛快,三尺靈池現在已經又長了三寸,池中的蓮花更顯嬌嫩精神,隻有殘月依舊撒著乳白的光芒,不增不減。
守一最粗淺的就是把精氣神合而為一,直到最深處所有的一切都凝練成一個奇點,宛若充滿混沌的道之卵。
法相就是從卵中破殼而出,帶有修煉者所有的印記,又虛無縹緲,對大道法則,更加敏銳,如此方能更加容易體悟大道,長生久視。
當然第九關要求並沒有那麼高,隻要求精氣神初步地合而為一就可。
蘇山依舊跌迦而坐在池邊,雖然現在以鞏固修為為主,不宜再通過直接喝池中的靈液來提升修為,不過坐在池邊這靈氣最溫潤充分之處,對於修行還是有益的。
蘇山此時並未在修行明月照心法,明月照心法在這考驗中最大的用處就是把他原本虛無縹緲的神給顯化出來。
否則憑蘇山練氣期的修為根本沒開辟出識海,精神還是非常散渙的,根本感覺不出來神的存在,又如何談精氣神合一?!
要是正常地修煉的話,至少要抱丹境才能開辟出識海,才能明確地感覺到神。
現在他修煉明月照心法,已經聚攏散亂的神識,開辟出了識海,靈池明月都是他神的具現化。
在練氣期就能開辟識海,可以說老道給他的這部功法,直接就讓他領先於了同齡人許多。
此時的他完全能感覺到神,甚至能外放神識來感受周圍的一切。
如此,他才有了精氣神合一的基本條件。
蘇山盤坐在地,一呼一吸間,悠長而有節奏,仿佛一曲美妙的歌。
周身的雲霧隨之吞吐不停,仿佛也有了靈性。
他自己卻無思無想,是空非空,若存一誌。
他的意識置身於一片黑暗之中,虛無空曠,無聲無響,寂兮寥兮,似乎連時間的概念也沒有。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仿佛遙遠到連自己也忘了,又似乎才剛閉上眼睛。
虛無的黑暗中,忽然出現了一點靈光,那是他自己的性靈之光。
不由自主地,整個人都為那一點靈光吸引,向著那靈光的方向撲去。
在外麵,蘇山原本身體強壯,氣血充足,滿麵紅光,此時卻似乎久病之人一般,氣血不足,連原本紅潤的臉色也變得蒼白,整個人似乎都消瘦了許多。
老道不知什麼時候又來了,臉上露出凝重的表情,緊張地盯著蘇山的變化,成敗在此一舉。
若蘇山成了,那自然一切都會好起來。
若是蘇山失敗,不僅僅蘇山小命難保,他也會因為花費太多元氣違背規則地傳授明月照心法給蘇山,而導致進一步喪失對陣法的控製,而在一兩年內消散。
這是一場賭博,賭注是他和蘇山兩人的命和自由。
他沒有告訴蘇山這一切隻是希望他能沒有包袱地輕裝上陣,做到自己的最好。
本來這一切不過是個交易,最多也不過是一個他付出更多的交易,可是看到蘇山的表現,不知道為什麼他忽然覺得很欣慰,萬多年來平靜寂寞的心似乎有了波動,違背規則能教出這麼個徒弟也不賴!
在練氣期就能精氣神合一,自然不會沒有風險,此時蘇山麵對的就是第一個風險,要把全身的精氣都抽走,和心中的哪一點靈光,即神,在虛無之地相互融合。
蘇山此時就正在抽走全身的精氣。
隻看到他的身體原本泛著如玉般的光澤,此時卻不斷枯瘦下去,失去光澤,就連氣息也在不斷減弱,直到像是成為了一塊朽木,一塊石頭,隻有一股微弱到無法察覺的氣息在維持著蘇山的生機。
若是生機一滅,就是蘇山僥幸成功地融合了精氣神,也會迷失在那虛無之地,再也回不來。
老道深呼吸一口氣,大口一張,噴出一股本源,繚繞在蘇山身上,以確保他生機不滅。
這一口本源噴出,老道似乎又老了一些,急忙跳進蘇山身邊的池子裏,快速吸收這醇化過的靈液,以稍稍緩解失去本源造成的傷害。
池中的靈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少著。
蘇山在虛無之地向著那一點靈光撲去,那靈光看著很近,可當他向著靈光撲去時,卻發覺是那麼的遠,似乎永遠也到達不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