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子啟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論語》
要想了解孔子,我們必須先了解孔子的家世。
《史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魯哀公十六年,73歲的孔子病危,他的弟子子貢急忙趕過來看望老師,發現老師拄著拐杖在大門前徘徊。孔子看見子貢來了,便把昨晚做的夢告訴子貢說:“夏朝人辦喪事會把棺材停在大廳的東邊,周朝人辦喪事會把棺材停在大廳的西邊,殷朝人辦喪事會把棺材停在大廳的兩根柱子中間。昨天晚上,我夢見我坐在兩根柱子中間,看來這預示著我要死了,因為我的祖先是殷朝人啊。”
孔子為什麼會說自己是殷朝人的後代呢?
據《史記》記載,在孔子34歲左右的時候,魯國大夫孟僖子,在臨死前給兒子的遺言中,就提到過孔子的身世。孟僖子對他的兒子南宮敬叔說:“孔子,是聖人的後代,他的先祖弗父何本來可以做國君的,但是把王位讓給了自己的弟弟厲公。”
由弗父何往上推算,我們就會發現:孔子是商王的後代。
微子,叫子啟,是紂王同父同母的兄長。但是他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隻是帝乙的妾,後來才立為正妻,立為正妻以後生下了辛,所以辛獲得立嗣的正統地位而繼承了帝位,就是紂王,而微子則被封為子爵。紂王殘暴無道,微子多次勸諫紂王,紂王沒有聽取,於是他隻好選擇隱居。
周武王滅商後,讓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做商遺民貴族的首領,並且給了他一塊封地,讓他臣服於周王室,但是周王室畢竟滅了商,周武王對武庚不是很信任,於是讓自己的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去監視武庚,將他們的封地封在武庚的附近。
可是,不久周武王死了,周成王繼位。年輕的周成王沒有執政的能力,也沒有足夠的德行來治理國家,為了讓周朝得以興盛,於是周成王的叔叔,也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留在京城輔佐他。可是治理一個國家總是不容易的,也不是很快就能抓住治國的要領,周成王隻好讓周公臨時代理攝政。這時,遠在東方的管叔和蔡叔就懷疑周公會把大權都奪去!於是他們就和武庚一塊兒起兵造反。為了讓國家得以穩定,周公隻好帶兵東征,用了三年的時間鎮壓了這次叛亂,最後,管叔被殺了,蔡叔被流放了,武庚也被殺了。
武庚死後,因為微子在商遺民裏有很高的威望,於是周公就把微子封在宋國,微子便成為了宋國的開國國君。微子死後,遵循商朝人傳王位給弟弟而不傳給兒子的古訓,傳位於自己的弟弟微仲衍。經過三次王位更替,傳至宋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