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王朝,寧統三十六年冬。
漫天飛雪,奇冷。十三歲的蟬兒無助地仰天流淚。沒有家了,爹去世了,娘改嫁也不再要她了,自己該何去何從呢?眼角流下的淚水,瞬間便變得冰冷,劃過臉頰的感覺,如此傷痛。都不要她了,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當她的小腦袋即將套進樹枝上的繩環時,下麵傳來焦急的聲音:“既然有這個勇氣死,那麼為什麼沒有勇氣活下去?”
蟬兒錯愕低頭,就見到了那張清靈的臉。
“你還隻是個孩子,怎麼會這麼傻,你死了,你知道嗎?父母會多難過多傷心?”一個比蟬兒大不了幾歲,卻看上去非常穩重的女孩子,將蟬兒小心從石塊上抱下來。
蟬兒悲心上來,痛哭失聲:“爹死了,娘改嫁了。我沒有家了。除了死,我沒有辦法了啊。”
“怎麼會沒有辦法?”女孩子急了:“我連你還不如,生下來都不知道父母長得什麼樣子就被丟棄了,我不一樣還活的好好的?”她緊緊抱住蟬兒的,手輕輕撫過蟬兒的發頂,“不要輕易放棄希望知道嗎?沒有父母,你就要靠自己。”
蟬兒覺得眼前這個姐姐的懷抱那麼暖暖,她是神仙嗎?在自己最無助最彷徨最沒有勇氣活下去的時候出現在眼前。
從此以後,蟬兒就跟了這個名叫苗苗的女孩子。苗苗是孤兒,為了生計在一個小官宦家裏當丫鬟,雖然生活清苦,但是從來沒有抱怨過。蟬兒便和她一起到了那戶人家。過了一年,皇帝駕崩。而小官宦因犯了事,理應被處斬。而因為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而改為全家被流放。苗苗和蟬兒這些丫鬟,則被沒入宮廷,在辛者庫做著最低賤最辛苦的差事。看似永無出頭之日,不料想,因為年輕的新皇帝因為立後的問題而與皇太後產生分歧,由此引發了兩人的矛盾。年輕氣盛的皇帝衝動之下,既沒有冊立自己寵愛的餘美人,也沒有冊立皇太後提議的人選。在把後宮所有宮女的花名冊翻了一遍之後,皇帝大筆一揮,圈定了苗苗。因為苗苗這名字夠特別,也因為苗苗身後沒有任何的勢力,還因為苗苗低賤的身份,皇帝永遠都不可能喜歡,自然就不可能將餘妃的寵愛割舍,更因為有了苗苗這樣的擺設,皇太後也休想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到這後宮來。而皇太後雖然不滿,但是見皇後並非餘妃,心下略微平衡,對此疑似兒戲一般的立後大事,冷眼旁觀默然應允。而朝廷上各派官宦,也因為各自的利益,爭鬥了半天,互不相讓的結果,也卻是接受了皇帝這個決定。
就是這看似荒誕無稽的理由,讓苗苗憑空由最低賤的罪婢搖身變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後。
本以為,苗苗終於時來運轉,哪想到,這個皇後不僅連大婚冊封儀式都沒有,更甚的是皇帝自下旨立後就沒有召見過苗苗。坤儀宮,本是皇後居住的宮殿,卻讓皇帝直接賞給了餘妃。而對苗苗這個傀儡皇後,皇帝想都沒想地就把她甩到了寧德宮。
皇帝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來寧德宮,是苗苗當了皇後的第二天。因為不願意看到她,皇帝甚至連屋子都沒有進去,便就在窗外冷冷地說:“你不要妄想擁有皇後的權利和地位,你有的,隻是一個虛名。朕立你,隻是擺設。”說罷,不待苗苗說一個字,皇帝就也頭不回地走了。此後一年,皇帝再沒有出現過。皇帝的話果然沒錯,苗苗至此被人徹底地遺忘。沒有任何皇後該有的禮儀和仗勢,沒有後宮嬪妃來這裏給她請安,因為誰都知道,苗苗隻不過是名義上的皇後架子。後宮裏任何的事情,都與這個皇後沒有關係。連外國的使臣來訪,問起皇後,皇帝也是淡淡的以皇後身體不好在養病來搪塞,然後,便喚出餘妃,代替皇後來盡國母的義務和職責。誰都知道,苗苗這個皇後當得窩囊,更是個笑話。
苗苗也曾努力過,試著尋找機會去見皇帝,可是,當得知苗苗的舉動後,皇帝一聲令下,在寧德宮四周指派了大批侍從“保護”皇後,實際上,已是軟禁。結果,還是“後宮德行典範”的餘妃求了皇帝,皇帝才允許苗苗每天可以走出寧德宮幾個時辰,但是,苗苗走到哪裏,保護她的侍從們也就跟到哪裏。
於是,苗苗漸漸沉默了下來。每天隻和蟬兒兩人在寧德宮裏淒涼度日,日子長了,原本性格堅強的她,變得多疑偏執。沒有人來看望她,沒有人理會她。可是,她卻越來越將自己的這個空頭名銜看的重要。以前情如姐妹的蟬兒,必須要喚她“皇後娘娘”,而她自己自稱“哀家,本宮”,活在幻想可能會有的奢華中。日複一日,苗苗再沒有笑過。
這便是苗苗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