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微服出訪(1 / 3)

時間總是過得比想象中要容易,要快一些。

一個月的時間,就這樣,如同手掌中掬著的水,從我的指縫中漏了過去。宮中的事務我已漸漸熟悉,處理事情也已得心應手。我想我已經習慣了這樣一個曾經令我惶恐忐忑的身份。

那日我與皇上約定的那件事,也在皇上的精密安排下,一步步地進行著。

今天早朝時,皇帝已經宣布要與皇後一起到安國寺中閉關齋戒半月以祈求上蒼保佑我寧國國泰民安。由於寧國上下這些日子以來天災不斷,的確不太安寧,所以朝中大臣也沒有怎麼反對。況且對於政事的處理,皇上都做了很好的處理,安排了朝中名望最高的五位大臣和兩位親王共同監國。朝中各臣更是找不到什麼反對的理由了。

由於太期待,我更是提前幾天就和吟雪偷偷地整理好一些衣服和日常用品,還因此被皇上笑話了一回。如今覺得自己已經一隻腳踏出了宮門,我更是掩飾不住臉上的喜悅,一整天的嘴角都是彎彎的。

第二天一早就要起床。按照祖製,在帝後入安國寺為國家齋戒祈福之前,需經過沐浴淨身、太廟祭祖、群臣拜別等等一係列繁瑣複雜的儀式。所以有時候我也在想,外人眼中,家富貴榮華無人可敵,可殊不知,這皇家的種種禮節也是他們無法想象的?  太廟拜別之後,我和皇上在眾臣民的簇擁下,一路來到了東城門。登上高高的城牆站定,城牆下的臣子百姓齊刷刷地跪下,高喊:“願上天佑我寧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皇上站在我前麵不到三步遠,他舉起雙手與肩齊平:“平身——”

太陽光照在他玄色龍袍的明黃色龍紋上,鮮豔得刺目。

可是,那一刻,我深切地覺得,再明亮的太陽都比不上站在我前麵的這個人渾身上下所散發出的奪目光芒。也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什麼叫皇家威儀,明白了什麼叫天子。

原來,不是身臨高台就可以俯瞰眾生。真正屹立在九天之際的,是那無人可比的凜冽氣勢,那淩駕於紅塵的威嚴。

皇帝輕輕擺了擺手,製止了眾人震耳的謝恩之聲。所有人的目光在此時,都彙聚在了他一人身上,站在他身後的我仿佛看到了天之神子降臨人世,將太陽掩蓋,甚至令其黯然失色。

他掃視了一圈下麵虔誠的民眾:“今日我寧國第七代皇帝淩軒冥攜皇後沈氏入安國寺齋戒祈福半月,為求蒼天蔽我寧國,使寧國國運昌盛,百姓安享太平!”他的聲音並不大,但在鴉雀無聲的此刻,卻如同天雷一般振聾發聵。

看著底下臣民高舉雙手,口中紛紛喊出祝願祈福之語,皇帝微微一笑,回過頭來,向我低聲道:“我們下去吧。”

我點點頭,跟在他後麵,來到城門之外。

為了避免百姓擁攘傷及帝後和防止居心不良者趁亂行刺,城門早早就關上了。隻有兩列禁軍整齊地排列著,以及朝中幾個位高權重的大臣侯在路旁等候皇上入寺之前最後的旨意。

皇上示意我稍等,自己上前向幾位大臣交代了幾句。

最後我們坐上禦車後,他對著他們到:“眾愛卿不必再送。朕與皇後在安國寺期間眾愛卿務必認真理事,忠心為國。”

“臣等遵旨——”

皇上點點頭,向韓曉示意了一下。韓曉行了個禮,高聲道:“起駕——”

忠臣紛紛跪下:“恭送皇上、皇後——”

......

安國寺在離京都不遠的百宴山山腳,我們很快就到了。

待我下車後,皇上攜我一同上前與早已等候在寺門前的懷恩方丈及眾僧見禮。

由於寧國十分尊重佛教,所以懷恩方丈見到我們也隻是雙手合什行了一個佛禮,道:“老衲恭迎帝後駕臨。”

我們也還了一個佛禮,皇上道:“叨擾方丈與眾位大師、僧人清修了。”

懷恩方丈客套了幾句後,做了一個引導的姿勢,道:“皇上皇後請隨老衲前去後院佛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