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三)(2 / 2)

“可真有你們的,這次要不是大司馬故意裝出對伯約心存不滿的姿態,使得包括陛下在內的外界都認為你們之間的關係並非是鐵板一塊,否則陛下又怎麼會有拉攏伯約之舉呢?”

薑維笑了笑:“這也得多虧黃夫人的建議,從而試探陛下的真意,否則陛下想要分化我們這件事,恐怕我們還處於懷疑的狀態。”

自從諸葛亮去世之後,黃月英就深居簡出,在家中一心一意的養育自己和諸葛亮唯一的兒子諸葛瞻,而劉禪見諸葛瞻年紀還小,黃月英和諸葛綾就算是再厲害也不過是一介女流之輩,三者都無法對自己的王權形成威脅,於是便放下了對這群孤兒寡母的戒心,依舊給予了諸葛亮生前的俸祿作為她們生活的來源。

而沒有了諸葛亮在的武鄉侯府自然也脫離了劉禪的監視範圍,蔣琬和薑維以探望諸葛亮遺孀的名義多番前往武鄉侯府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然而他們暗中則在此處商量軍國大計,畢竟無論是平襄侯府或是安陽亭候府,都被劉禪安插了大量的眼線。

本來就蔣琬和諸葛綾的想法,他們是希望薑維最好能夠接受劉禪的聯姻之計,這樣一來他既能擁有駙馬這一得天獨厚的身份,又能夠進一步接近劉禪的身邊左右他的想法。

可是當他們得知薑維拒絕了劉禪的聯姻要求時,蔣琬立刻表示不理解:

“伯約,你可知道一旦你拒絕了陛下,這可不僅僅意味著我們先前的打算會落空,你還會因此而惹怒陛下,更何況你還得罪了陛下身邊的寵臣黃皓,以後想要得到重用便會難上加難...”

對此薑維倒並不這麼認為:

“大司馬多慮了,陛下所懼的僅僅是我和您私底下秘密串聯,如今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至於我接不接受陛下的聯姻要求與之並沒有直接聯係,而黃皓不過是一個隻會趨炎附勢、讒言媚主的閹宦罷了,更何況一直以來侍中董允大人一直都對他有所防範,時常提醒陛下不要過分寵幸黃皓,我想他這樣的小人是成不了什麼大氣候的。”

諸葛綾卻認為黃皓這個人不容小覷:

“自古以來亂政者大多有宦官的參與,諸如秦末的趙高、漢末的十常侍,君主之所以會信任他們,正是因為他們沒有繁衍後代的能力,故而認為他們不會有篡權奪位的動機,咱們的這位陛下便是如此,一直以來他都不甘心屈從於我父親之下,而朝中大多數的臣子,除去董允、陳祗外都是我父親生前一手提拔起來的,包括你們兩位,這樣也就加重了陛下信任和仰仗內侍之臣的信念,黃皓也就自然如魚得水了...”

同時諸葛綾也提醒薑維說:

“方才將軍所言黃皓乃是一個指揮讒言媚上、見風使舵的小人,這句話倒是並沒有說錯,然而也正是因為他是小人,又是陛下身邊能夠說得上話的人,將軍才更不能的罪於他,否則將軍你必然會成為黃皓日後打擊報複的對象。”

很快,諸葛綾的話就得到了印證。

在這之後不久,蔣琬上疏劉禪請求出兵伐魏,同時薑維也請求率領一直兵馬北上武都,與蔣琬分別從漢中、武都兩地向幽州、涼州進發。

這時黃皓在劉禪耳邊進讒,提醒劉禪為了進一步分化蔣琬和薑維,應當盡量避免讓他們二人一同出征,以免暗中有所謀劃,劉禪認為黃皓說的話有道理,於是一方麵同意了他們的奏請,另一方麵卻又並沒有讓薑維隨軍出征,而是讓他去犍為、漢嘉等地巡視。

此時的薑維尚不知道,他與這個隻有二十歲的黃皓之間的明爭暗鬥,此時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