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培堅
上周六,我到福州晉安區辦事的時候,順便拜訪了一位退休的老幹部。
他是我的遠房親戚,年輕時就喜歡寫作和書法,但是幾十年下來,沒有弄出什麼名堂來。我到他家的時候,他正在他家的樓台上侍弄著幾盆花草。我看著奇怪:這些花咋這麼不像花呢?細一看,這不是我們鄉下人常在田邊地頭種的黃豆嗎?見我奇怪,他笑了:“小尤,奇怪是嗎?俗話不是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嗎?”我楞了楞回答道:“是啊!叔公,一斤黃豆不過一兩塊錢,你一個月的退休工資都接近兩千了,咋還這麼費勁地在這自家的樓台種豆吃啊?”
我的遠房叔公沒有回答,他拉著我進了他的書房,拿出他寫的書法和發表過的文學作品給我看。我看了看數了數,發現他幾十年下來發表的文章不過十來篇,還不如我一個月發表的文章多啊。老人見我奇怪,就笑吟吟地說:“我知道你發表的文章多,而我幾十年發表的文章還不如你一個月的多,但是我感到開心,因為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了寫作的樂趣。我的文章都是寫我自己的人生感悟,哪怕不發表,我也從中得到滿足和快樂。”他又指著他的書法作品說:“就像我的這些書法作品,它門可從來沒有賣過錢,但是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愉悅。”
我奇怪的問:“那你還這麼辛苦的搬花盆運泥土在樓台上種豆幹什麼?不如多練習書法,還可以健康長壽呢。”叔公給我泡了一杯茶,說了一句讓我驚訝萬分的話:“你知道什麼叫‘種豆得花’嗎?”“種豆得花?”這名詞我可從來沒有聽說過啊。我使勁搖了搖頭。
“小尤啊,關於‘種豆得花’的道理其實也很簡單,你想想,在這個世界上,能有幾個人能成功地實現自己的理想的?更多的人是在努力在實現自己的理想,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種瓜得瓜’固然可喜,但有許多人哪怕是種下了豆苗,付出了許多的努力,卻依然沒有收獲到小小的黃豆。但是,你能說這些人可憐、無用嗎?”
我再次搖了搖頭,心想:是啊,人的一生,畢竟要經曆許多的挫折和磨難,成功的幾率並不會都幸運地降臨到每一個人的身上,有更多的人在辛苦奔波一生後依然收獲無幾。
“所以說,我們每個人,其實隻要在自己理想的道路上種下自己的種子,在自己的人生曆程中想辦法讓它開出美麗的花朵,哪怕它最後結出隻是小小的果子,甚至沒有結果,但是,隻要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我們也可以問心無愧了。”
我轉頭看看叔公書桌上那盆已然盛開的黃豆花,看著那細細小小的花柄,看著那紫色的蝴蝶一樣的花盛開在綠意盎然的豆秧叢中,我感到了一絲心靈的觸動。
我決心回家後,也要養一盆花,一盆關於黃豆的花。我要在花盆中埋下一枚種子,一枚黃豆的種子,給它澆水,給它鬆土,給它施肥……然後,我就等著它開花,等著它開出一種黃豆的花,細細小小的,像蝴蝶一樣美麗……
本文首發《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