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培堅
我是一名小學教員,在一處江南小鎮的山腳下教書,每天日出上班,日落歸家。看一路風光旖旎,觀路旁喇叭花開,倒也輕鬆自在。每日上班,必要經過一條環繞到山腳的小馬路,馬路旁的竹林裏有一座紅磚瓦房,房子外密密麻麻地種滿了萬年青。萬年青的枝丫被修剪得整整齊齊,成了一圈蒼綠的籬笆。籬笆裏的小庭院幹幹淨淨。
這是我班上一個學生的家。在一次下班的間隙,我順便拐進去家訪。小女生的父母都是本地的農民,他們穿著樸素,男主人還穿著一件打過補丁的襯衫,女主人圍著幹淨樸素的藍色圍裙,正小心地把一盤炒佛手瓜端上桌來。見老師來家訪,男主人執意要留我吃晚飯,我不好推辭,隻好坐了下來。
開飯時,我看到了桌上隻有一盤炒佛手瓜,一碟炒花生,和一盆蔥花紫菜湯。但是,每個裝菜的盤碗都幹幹淨淨,而且被女主人擺得一絲不苟。好客的男主人拿出了一瓶自釀的老紅酒,把它均勻地分到了兩隻瓷碗裏。我們聊起了小女生,聊起了當地的教育教學情況,聊起了現代農民的生存方式。一邊聊我一邊打量著這個整理得井井有條的家。我驚奇地發現在廚房的四周貼著不少獎狀。見我好奇的樣子,男主人告訴我,他還有一個大女兒,現在清華大學讀大二。我吃驚不小,一個樸素的農民,竟然養出了這麼個出色的女兒,真不簡單啊!
我走的時候,他們一家人送了出來,我看到在房子的一側,有不少的竹條和還沒加工好的竹靠背椅,看來,他們一家是靠加工竹椅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我問他們生活過得如何,有兩個孩子念書,靠這些竹製品能不能支撐住。男主人笑了:“隻要勤勞,什麼困難都能渡過。”看著男主人淡定從容的神情,我的心中油然升起一種敬意: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從容地過;原來,困難也可以用淡定來化解。
本文首發2007年8月12日《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