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聆聽錯誤的左耳(1 / 1)

尤培堅

人,難免會犯錯誤,而偏偏犯了錯誤的人卻常常以為自己是冤枉的。為了辯解,他們常常會去尋找一些傾訴的對象,來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給他人聽。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那些犯了錯誤,並且把自己錯誤的觀念表白出來的人,是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錯誤的,但作為一個傾聽者,他卻往往會很清楚對方究竟錯在哪裏。但是,有一些事情,明明是一個人在發表自己錯誤的言論,如果貿然地反駁對方,必然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能學會聆聽錯誤,在對方錯誤的言論中找到對方的弱點,然後以合理的方式進行處理,這樣,很多本來看起來很僵的東西,也許就會迎刃而解。

曾經的世界首富“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就是一個喜歡聆聽錯誤的人。比爾·蓋茨在一次會議上,信心十足地講到如果能對小企業軟件市場的開放,那全球的小企業軟件市場每年將給微軟帶來的數十億美元的價值。但是,他的這次言論,卻受到了嚴厲指責,一名技術員指出公司開發網絡瀏覽器滯後,根本就無暇顧及小企業軟件市場的開放。蓋茨略作沉吟,然後點頭示意對方說下去。這個技術員雖然對小企業軟件市場的開發列舉了很多片麵的觀點,但是他對開發網絡瀏覽器方麵卻列舉了很多很有見地的觀點。事後,比爾·蓋茨在開發小企業軟件方麵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走,事實證明,小企業軟件一推出,就受到了許多小企業的歡迎,為公司帶來許多利潤。但那個技術員對瀏覽器方麵的建議,也宣告了“微軟”經營方向的成功轉型。蓋茨後來談起這件事時說:“我不想在麵子問題上浪費時間,那是沒有意義的。特權會使人腐化,但我想保持前進的動力。”從當年的毛頭小夥一躍而為世界首富,這樣的成功並沒有塞住的蓋茨耳朵,學會聆聽,更重要的是,學會聆聽錯誤的觀點,無疑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真正的成功者善於聆聽,他們的謙虛來自高度的自信。自信是睿智的果實,睿智將因聆聽而更睿智。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就是一個很會聆聽錯誤觀點的人。在聯合國的大會上,常常有一些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拋出一些隻利於自己而不利於大多數國家利益的觀點,這時的安南,卻從不去反駁對方,而是認真傾聽對方的言論。但是會後,他總是按符合大多數國家利益的準則進行辦事。而他的這一種作風,自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尊重。

聆聽錯誤,為我們的判斷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我們不光要學會去聆聽,還要有足夠的能力學會判斷和處理。隻有通過不斷的聆聽,包括聆聽錯誤的言論,我們的判斷才會建立在充分思考和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才有依據把一件事情真正的做對做好。也隻有這樣,我們對錯誤的聆聽才更有價值。

本文首發2008年6期《交際與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