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總有一塊地適合你生長(1 / 1)

尤培堅

曾幾何時,我是一個追風的少年。在心比天高的中專學校裏,我唱歌,跳舞,抱著吉他舒展著歌喉。那時,風輕雲淡,夢想如花樣般地盛開著。畢業後,我到了一個山區小學任教。寂寞的山村,孤獨的事業,漸漸讓我削減了追風的熱情。

憑著自己對音樂的熱愛,我抱起了吉他,買了許多作詞作曲的書籍,開始沉迷於學習吉他和歌曲創作的熱情中。於是,在寂寞的夜晚,伴著清冷的月色,和著蕭瑟的山風,我在宿舍外麵的小木樓上,彈琴歌唱。那時的我,熟悉每一個流行歌手的名字和他們的歌聲。我把自己寫好的歌曲,寄到一些發表音樂作品的報刊上,但總是杳無音訊。那時的我,是多麼天真啊!一個沒有學過專業音樂知識的人,怎麼會創作出高水準的歌曲呢。

但是,憑著一股狂熱的激情,整整十年的時間裏,我沒有放棄,充滿了對音樂的憧憬和快樂。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明白了,我就這樣孤獨地抱著吉他彈唱,是沒有出路的。在歌唱這條路上,沒有出色的歌喉和演唱技巧,我隻能做徒勞地努力。但是,音樂,畢竟給我帶來了許多快樂,我對此充滿深深地感激。

一次暑假,我到福州度假。突然在一個巷子裏,見到一張招生啟事。上麵寫著,要招收一批有書法基礎的人學習書法。我心想: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去學習書法。於是,我帶著幾張自己得意的書法作品去找老師。那個書法老師看了我的書法作品,下了一句評語,讓我大吃一驚,他說:“你這不是書法!”我愣住了,我想不到自己練習了好幾年的“書法”,竟然不是書法。

為了能學到真本領,我交了學費,埋下頭來苦練。每天晚上,我抱著《聖教序》、《玄秘塔》等一大堆書法書籍欣賞,揣摩“書之妙道”。一個月下來,我的書法水平果然突飛猛進。那個書法老師建議我直接去報考書法七級考試。一考,我果然過了七級。就在我想繼續向那個書法老師學習的時候,那個書法班卻不知道搬到哪裏去了。從此,我又成了書法愛好者。

一日,我把自己過了七級書法等級考試的事情告訴給了一個同學,那同學笑了:“這書法等級考試,是中小學生考的。一般的書法家,是沒有等級的。現在的中小學學生,過十級的到處都是啊。”我一聽,頓時麵紅耳赤。我明白了,憑著我現在的水平和閉門學書的方式,是根本無法飛越書法這座大山的。

回到鄉下老家後,心情鬱悶的我,行走在鄉間的小路,兩邊的樹木鬱鬱蔥蔥,我卻提不起精神來。突然看見村裏退休的馬老師正在一塊旮旯地上鋤草,我就好奇地問道:“馬老師,這地凹凸不平的,而且地瘦難肥,你花這麼大的勁幹嗎?”

馬老笑了:“小尤啊,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也種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種不好的話,也許能種蕎麥。你要明白,一塊地,它終歸會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總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的。”

聽了馬老的話,我豁然開朗:作為一個有理想的青年,決不能被臨時的挫折所打敗。我嚐試了歌手、書法家之路,但我從小不是還有一個作家的夢想嗎?想起我十年前曾經發表過的一篇小說,和自己十幾年來寫的幾十本的小說和詩歌稿子,我不是還可以去嚐試一下我的作家之夢嗎?

回到家後,我興衝衝地上網尋找投稿資料。然後細心地修改一些我比較滿意的稿子,把它們投到一些論壇上,讓網友們點評,以提高自己。接著,我把這些再次修改過的稿子投到一些報刊上,沒想到,我投的第一篇小說,竟然就發表了。於是,我信心大增,繼續努力寫作。從2005年寫作至今,我已經陸續發表近千篇的稿子。寫作,不但成就了我的夢想,更充實了我的生活。

看著堆放在書房裏的兩大紙箱的樣報和樣刊,我明白:一個人,就像一顆種子,總有一塊地,適合你生長。

本文首發2008.10.24《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