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培堅
年近不惑,越發感到身體狀況不比從前了。於是,就開始注重起自己的身體健康來。為了鍛煉身體,每天早上,我都要早早起來,穿好運動衣,淘米下鍋,然後按下電飯煲的自動按鈕,就開了門出去。
此時,晨風襲來,黎明前的黑暗還未完全散去。伸伸腰,踢踢腿,就向著那條少有人跡的水泥路上跑去。健身專家曾經告誡晨練的人們,最好在太陽出來的時候晨練,因為這時候,陽光能把停留在夜色中的瘴氣去掉。但我卻不能,因為每天7點多一點就要去上班了,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但我相信,早點跑步,自然有它的妙處的。
在那條寬闊的水泥路上慢跑,依稀可以看到幾個早起的老人在快步行走,見了麵,笑著打個招呼,然後又向前跑去。跑著跑著,天就開始大亮了,路邊的油菜花早已經金黃蔥籠,幽香撲鼻,沁人心脾。
跑步過後,自然感到累,但這種累,卻是散發著健康和朝氣的累。想到自己老去跑不動的時候,要想得到這種跑步鍛煉的累,恐怕隻能是奢望了。
晨練過後,急急忙忙回到家,叫孩子起床,洗漱完畢,炒菜,叫孩子吃飯,轉眼,就到了上班的時間了。這時再送孩子去上學,然後趕著去上班。
晚上回家,又要煮飯做菜帶孩子……如此循環反複,的確感到十分疲勞。但每天看著孩子快樂地過著她懵懂的童年,間或輕聲一句:“爸,吃飯了。”所有的勞累,此時已經灰飛煙滅。
孩子馬上就要過完她的童年生涯。等孩子長大了,就不需要我這麼操心了;而那時,孩子也不喜歡父母的過分關心和照顧了,她開始有自己的世界。想到這些,不禁感到一種失落。
晚上回家,等夜色濃重的時候,打開電腦,泡上一杯熱茶,開始在電腦上寫起自己的文章來。或苦思冥想,或抓耳撓腮。經過兩三個鍾頭的鏖戰,一篇文章寫成了。開始從頭審閱自己的文章,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那一句一行,都是那麼的親切和自然,讓人身心愉悅。
修改好的文章投出去,不多日,文章發表了。這時,那些挑燈夜戰的辛苦,早就化作了成功的喜悅。而這樣成功的日子,卻也是十分難得的,畢竟自己隻是一個業餘寫作愛好者,並非所有的文章都能發表。於是乎,便常常是那一場勞累過後的期待。
是啊,人的一生,可能要經曆的勞累的確太多太多,但有些累,卻是十分難得的,而且,有些累,卻難以重新再來。人活著,其實就是在平平常常的日子中,尋找到那些瑣碎的快樂,往往,在這些快樂的背後,我們卻要付出勞累的代價,而這種勞累的代價,卻是我們心甘情願的。
讓我們珍惜這些使我們感到快樂的苦累吧,因為人的一生,不是所有的累都可以重來。
本文首發2008.3.18《準噶爾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