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計劃生育婦女的一般護理

一、概述

計劃生育是通過采用科學的方法實施生育調節,控製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口增長與經濟、資源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

計劃生育的內容包括晚婚、晚育、節育、優生優育。

計劃生育措施包括避孕(工具避孕、藥物避孕及其他避孕方法)、絕育(輸卵管結紮術、輸卵管粘堵術等)及避孕失敗補救措施(早期人工流產術、中期妊娠引產術)。

二、護理措施

1.計劃生育措施的選擇

(1)短期內不想生育的新婚夫婦,可采用避孕套、女用陰道套、女用口服或外用避孕藥。

(2)有一個孩子的夫婦,宮內節育器是首選方法。

(3)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孩子的夫婦,最好采用絕育措施。

(4)哺乳期婦女,宜選用宮內節育器、避孕套或陰道套,不宜選用藥物避孕。

(5)圍絕經期婦女,可選用宮內節育器、避孕套或外用避孕藥。

2.減輕疼痛、預防感染

3.健康指導

(1)門診可以進行宮內節育器的放置與取出術、人工流產術等,受術者於術後稍加休息後便可回家休養。

(2)擬行輸卵管結紮術的受術者需住院,輸卵管結紮術後受術者應休息3~4周,禁止性生活1個月。

(3)要教會婦女采用其他工具避孕和藥物避孕的正確的使用方法,告知其如何觀察副反應及一般應對措施。

第二節 避孕方法及護理

一、工具避孕

1.原理 利用工具阻止精子和卵子的結合或通過改變宮腔內環境,達到避孕目的。

2.種類 女用宮內節育器、男用陰莖套、女用避孕套。

3.置(取)宮內節育器的時間

(1)放置時間

月經幹淨後3~7日。人工流產術後(出血量少、宮腔長度<10cm者)可立即放置。產後3個月,剖宮產後半年。哺乳期排除早孕者。

(2)取出時間:月經幹淨後3~7日。絕經後半年至1年。出血多者隨時取出。帶器妊娠人工流產術同時取出。

4.適應證 凡要求放置宮內節育器,而無禁忌證的已婚育齡婦女均可給予放置。

5.禁忌證 月經過多過頻。生殖道急、慢性炎症以及生殖器官腫瘤。宮頸內口過鬆、重度陳舊性宮頸裂傷或嚴重子宮脫垂、子宮畸形。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妊娠或可疑妊娠

6.宮內節育器的並發症及護理

(1)子宮穿孔、節育器異位:穿孔後將節育器放入子宮外。確診異位後,可經腹或陰道將節育器取出。

(2)感染:發生感染,應采取抗生素治療並取出節育器。無菌操作不嚴或因節育器尾絲導致上行性感染,以及生殖道本身存在感染灶等均可。

(3)節育器嵌頓或斷裂:一經確診應及時取出。

(4)節育器脫落:發生時間為放置IUD1年內,尤其3個月內,常在經期脫落。

(5)帶器妊娠:行人工流產終止妊娠。

二、藥物避孕

1.適應證 健康育齡婦女

2.禁忌證 嚴重心血管疾病不能服用。急慢性肝炎、腎炎、肝腎功能損傷等患者。血液病或血栓性疾病。內分泌疾病。惡性腫瘤、癌前病變、子宮或乳房腫塊患者。哺乳期、產後未滿月或月經未來潮、月經稀少或年齡>45歲者。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者。年齡>35歲的吸煙婦女,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卵巢早衰。

4.甾體激素避孕藥種類 短效口服避孕藥、長效口服避孕藥、長效避孕針、速效避孕藥、緩釋係統避孕藥、避孕貼劑。

5.藥物不良反應及處理

(1)類早孕反應:雌激素可刺激胃黏膜,引起惡心、嘔吐、乏力、頭暈等。一般服藥1~3個月可自然消失,症狀較重者可服維生素C或維生素B6、甲氧氯普胺等對症處理。

(2)月經過少或停經:一般服藥後月經變規則,經期縮短,經量減少,痛經減輕或消失。

(3)陰道流血:多因漏服、遲服引起突破性出血。

(4)皮膚色素沉著。

(5)體重增加。

三、其他避孕方法

1.安全期避孕法

(1)排卵前後4~5天內為易孕期,其餘時間為不易受孕,故被視為安全期。

(2)采用安全期進行性生活而達到避孕目的,稱為安全期避孕法。

(3)由於其單靠避開易孕期性生活而不用其他藥具避孕,故稱自然避孕法。

2.免疫避孕法

3.緊急避孕 是指那些在無防護性性生活後或避孕失敗後一定時間(幾小時或幾天)內,婦女為防止非意願性妊娠的發生而采取的避孕的方法。

4.外用避孕藥 通過陰道給藥殺精或改變精子的功能,起避孕的作用。

5.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

四、護理

1.宮內節育器避孕的護理

(1)節育器大小的選擇及消毒:T型節育器按其橫臂寬度(mm)分為26、28、30號3種。可采用高壓蒸汽消毒、煮沸消毒或用75%酒精浸泡30分鍾消毒。

(2)術前準備:手術器械、敷料、手術前講解手術步驟取得合作、常規衝洗外陰及陰道。

(3)術後健康:指導術後休息3天,1周內避免重體力勞動,2周內禁止性生活及盆浴、發現異常隨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