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一個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著一戶姓楊的人家,靠在村旁種一片山地過日子。這戶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楊朱,小兒子叫楊布,兩兄弟一邊在家幫父母耕地、擔水,一邊勤讀詩書。這兄弟兩人都寫得一手好字,交了一批詩文朋友。
有一天,弟弟楊布穿著一身白色的衣服興致勃勃地出門訪友。在快到朋友家的路上,不料天空突然下起雨來了,雨越下越大,楊布正走在前不著村、後不落店的山間小道上,隻好硬著頭皮頂著大雨,被淋得落湯雞似的跑到了朋友家。楊布在朋友家脫掉了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穿上了朋友的一身黑色外套。朋友家裏招待楊布吃過飯,兩人又談論了許多關於詩詞書畫方麵的話題。他們越談越投機,越談越開心,不覺天快黑下來了,楊布就把自己被雨水淋濕了的白色外衣晾在朋友家裏,而自己就穿著朋友的一身黑色衣服告辭朋友回家。
要不是天愈來愈黑下來了,楊布還真有點兒雨後漫遊山岡的雅興哩!走著走著,不覺走到自家門口了,他還沉浸在白天與朋友暢談的興致裏。這時,楊布家的狗卻不知道是自家主人回來了,從黑地裏猛衝出來對他汪汪直叫。忽然,那狗又後腿站起、前腿向上,似乎要朝楊布撲過來。楊布被自家的狗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十分惱火,他馬上停住腳向旁邊閃了一下,憤怒地向狗大聲吼道:“瞎了眼,連我都不認識了!”於是順手在門邊抄起一根木棒要打那條狗。這時,哥哥楊朱聽到了聲音,立即從屋裏出來,一邊阻止楊布用木棒打狗,一邊喚住了正在狂叫的狗並說:“你不要打它啊!應該想想看,你白天穿著一身白色衣服出去,這麼晚了,又換了一身黑色衣服回家,假若是你自己,一下子能辨得清嗎?這能怪狗嗎?”
楊布冷靜地思考了一會兒,覺得哥哥楊朱講的很有道理。狗這時也不汪汪地叫了。
付之一笑
◎文/李華偉
有一條大家都知道的法律上的名言:“法律不會去管那些小事情”,一個人也不該為這些小事憂愁,如果他希望求得心理的平靜的話。
在日常生活中,“小事”如果發生在夫妻生活裏,也會把人逼瘋,甚至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芝加哥的約瑟夫·沙巴士法官在仲裁過四萬多件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後說道:“婚姻生活之所以不美滿,最基本的原因通常都是一些小事情。”而紐約郡的地方檢察官法蘭克·荷根也說:“我們的刑事案件裏,有一半以上都起因於一些很小的事情:在酒吧裏逞英雄,為一些小事情爭爭吵吵,結果引起傷害和謀殺。很少有人真正天性殘忍,一些犯了大錯的人,都是因為自尊心受到小小的傷害,一些小小的屈辱,虛榮心不能滿足,結果造成世界上半數的傷心事。”
羅斯福夫人剛結婚的時候,每天都在擔心,因為她的新廚子做飯做得很差。“可是如果事情發生在現在,”羅斯福夫人說,“我就會聳聳肩膀把這事給忘了。”其實,這才是一個很好的做法。就連凱瑟琳女皇——這個最專製的女皇,在廚子把飯燒壞了的時候,通常也隻是付之一笑。
知識不等於聰明
◎文/趙德斌
富蘭克林說:“知識不等於聰明,勤於思考是避免愚蠢見識的唯一途徑,千萬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智商。”
一位美國汽車修理師有一個習慣,他愛說笑話。有一次,他從引擎蓋下抬起頭來問一位博士:
“博士,有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來到一家五金店買釘子,他把兩個手指頭並攏放在櫃台上,用另一隻手做了幾次錘擊動作,店員給他拿來一把錘子。他搖搖頭,指了指正在敲擊的那兩個手指頭,店員便給他拿來了釘子,他選出合適的就走了。那麼,博士,聽好了,接著進來一個瞎子,他要買剪刀,你猜他是怎樣表示的呢?”
這位博士舉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做了幾次剪的動作。
修理師一看,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啊!你這個笨蛋。他當然是用嘴巴說要買剪刀呀。”接著他又頗為得意地說:“今天我用這個問題把所有的主顧都考了一下。”
“上當的人多嗎?”博士急著問。
“不少。”汽車修理師說,“但我事先就斷定你一定會上當。”
“那為什麼?”博士不無詫異地問。
“因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博士,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知道你不會太聰明的。”
趕雞也有學問
◎文/佚名
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方法和規律,如果不講究方式方法,隻憑想像蠻幹,就難以把事情做好。